已有1條回答
孩子考試最緊張的是家長,尤其期中考、期末考這樣的“階段大考”,更牽動著家長們的心。考試已經過去,考好了皆大歡喜,考差了家長也不要過度責備孩子,要與孩子多溝通,調節孩子的心情,那么考試后如何與孩子溝通呢?
考試后如何與孩子溝通?
1、充分肯定孩子在學校的努力。
現如今,各個學校,尤其是初高中學校抓得都非常之緊,橫向競爭,豎向比較,孩子在校學習時間長,任務重,壓力大,相當不容易。再說考試成績出現差異,也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原有基礎、命題風格、身體狀況等都會影響考試的成績。作為家長,應充分了解并肯定孩子在學校的努力,絕不能因成績一時的波動,責怪孩子在學校貪玩,不努力。
2、高度關注孩子的進步。
每次考試都會有高有低有進有退,高明的家長拿到孩子的成績后,首先關注的是孩子哪門功課考得最高,哪門功課進步最大,并以此作為與孩子交流的起點,孩子看到家長不是簡單地看自己考試的總分、班級的名次,而是首先表揚自己取得的進步,心理就會感到非常的溫暖,一些孩子就能主動打開本已準備關閉的心門,向家長講述自己考試的情況、成績退步的原因。
3、相信孩子今后一定能取得進步。
孩子考試出了問題,本身已經非常著急了。有的孩子多次在一門功課上考不好,信心本來就不高。如果家長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把自己的這種擔憂傳遞給孩子,會更增加孩子的壓力和焦慮心理,非常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學習和考試。
面對孩子的薄弱學科或一時的退步,家長要指導孩子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問題和考試的失利,要幫助孩子放下思想上的包袱,要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信心和希望。孩子在家長充滿信任的情緒感染下就會在學習上投入更大的熱情,就會更專心,也就有可能在較短的時間里將落后的成績趕上來。除此而外,家長還要經常與任課老師聯系,了解孩子平時學習的情況、成績退步的原因,以便及時給孩子以必要的提醒。
4、與孩子一起制訂下一階段的奮斗目標。
考試是對前一階段學習的一個小結,好與差都只能反映前一階段的學習狀況。每次考試結束后,家長除了指導孩子認真總結本次考試的得失外,還應和孩子一起制訂下一階段的奮斗目標。目標的制訂,要從孩子當前學習的實際出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高了不可能實現,形同虛設;低了不能產生應有的激勵作用,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目標要適中,要讓孩子跳一跳就能夠摘到喜悅的學習果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