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的壞種,但也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是文明的。當孩子受到外界影響,就會養成不好的習慣,比如打架,罵人等不良習慣,這些不好的習慣都是有跡可循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父母就應該即使采取行動,那么孩子經常打架該怎么教育呢?
孩子經常打架怎么教育:
1、父母以身作則。
家長首先要做好榜樣,不用暴力解決問題,要營造輕松和諧、充滿愛意與溫情的家庭氛圍;要引導孩子選擇科學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緒。有優良素質和道德修養的父母才會有人格健全的孩子。
2、善于傾聽和交流。
當孩子身上發生暴力事件后會出現痛苦、自責、恐懼、害怕、抑郁等不良情緒,留下心理陰影。這時尤其要為孩子做好心理輔導,幫助孩子度過心理危機。讓孩子向親人、好友傾訴,讓孩子釋放不良情緒。
3、知識熏陶。
利用中華傳統文化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精神。如《弟子規》。
4、從小事抓起。
問題的關鍵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教給孩子各種文明的習慣和規則。這些都是孩子本來就不知道又不能單獨弄明白的。教育孩子我們可以任意想象,可以暢所欲言,但不能為所欲為。我們不止是要告訴孩子這些規矩,還必須強制孩子遵守規矩,并且在違反的情況下懲罰他們。即使當孩子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錯事時,家長同樣要堅決地懲罰。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是的,這回他又偷了東西,不過只是一包口香糖而已。”違反規則的嚴重性,永遠不能用它涉及物品的貴重與否來衡量。
5、讓孩子學會自控和自省。
這就需要大人把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人性化,認識到自己的生命是很珍貴的,別人的生命也一樣珍貴。知道是別人與我們的平等性存在以及別人的痛苦。
規則的作用不僅能管制人,還能保護自己和他人。一個孩子只有明白這一點之后才會自覺遵守規則。孩子明白了這些道理,也就明白了世界是怎么回事。這會幫助孩子克制自己想做出“惡行”的沖動,因為他已經明白了其中的意義。
6、選擇恰當的方式。
教會孩子用不殘忍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引導孩子找到一些合理的、符合社會規則的、被允許可以解決自己與別人矛盾的方式。
7、警惕孩子的暴力征兆。
無論是幼童還是少年,一有暴力行為,就必須要加以懲罰。通過懲罰,被他們忽視或是他們想忽視的規則就得以重新確立。但是家長也要對孩子行為的征兆有足夠的重視。因為這往往是一個信號,說明孩子身上正在出現或者已經有問題。請不要忘記防患于未然。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