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對孩子的尊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傳統(tǒng)意識中,總是談孩子對父母、長輩的尊重,忽略了孩子對尊重的需要。那樣勢必會讓孩子心理也不尊重父母,那么如何做到尊重孩子呢?
如何做到尊重孩子:
1、克制自己的脾氣,不遷怒
家庭教育的問題,根源大多在父母的心態(tài)和個人素質(zhì)上,作為父母,首先要克制好自己的脾氣和情緒,在對待孩子教育和相處的時候,不要讓自己的情緒破壞了親子的關(guān)系和氛圍,更不要對孩子遷怒。
2、就事論事的討論和批評指正,不進行人身攻擊
孩子難免會犯錯,或者表現(xiàn)的不如預(yù)期,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經(jīng)歷,作為父母,你應(yīng)該對孩子的不足進行及時的提醒和指正。
但是一定要做到就事論事,孩子什么事情做錯了,錯在哪里,應(yīng)該怎么做,這些都要直接跟孩子說清楚,一定要避免對孩子的品行、習慣、人格進行攻擊和侮辱,避免對孩子進行定性、貼標簽的做法。
3、跟孩子保持商量的口吻,建立平等溝通的氛圍
孩子一天天長大,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作為家長,要舍得放下自己的權(quán)威感和家長的架子,認識到孩子對于被尊重的訴求,多跟孩子進行商量,征求意見和想法,建立平等溝通的家庭氛圍,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感受到寬松、自由,才更有可能將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
4、說話時多商量,少命令。
孩子到了青春期后,都有了自己的獨立的想法,家長不能像小時候那樣直接要求命令孩子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這樣孩子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所以在溝通時,要語氣委婉,只提建議,不下命令。
5、接受孩子的缺點與不足。很多家長常常拿別人的孩子跟自己家的孩子比,其實這是不應(yīng)該 的,想想,如果孩子別人的家長拿來跟你比,你會怎么想。所以我們得尊重孩子的個性,包容孩子的不足點。
6、尊重孩子的選擇。
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強加給孩子。很多家長望子成龍,希望孩子能完成自己沒能完成的理想與抱負,但事實上這是十分自私的想法,孩子沒理由去背負家長的理想與愿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