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學習和快樂能夠并存嗎?
我的孩子今年上六年級,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我也一直認為,成績好的孩子應該都是快樂學習的孩子。其實不然。他學習起來并不快樂,他也會為繁重的作業而苦惱,為考試的壓力而擔心,甚至成天在我面前念叨:人為什么要上學呢?
許多教育名家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卻認為,現在大部分孩子對于學習,其實都不是那么有興趣,很多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這是我們家長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呢?或者,是別的問題?
二、有主見和聽話可以并存嗎?
現在的家長,越來越知道培養孩子有主見的重要性。可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仿佛又常常受不了孩子的主見。每個星期五,一放學回家,兒子就總是對我說,我現在不想做作業。通常這個時候,我就會比較生氣,要求他,要先完成一部分作業,再去玩。
如果兒子乖乖的坐在書桌前做作業,我就會比較欣慰:這小子還是比較聽話。如果他執意堅持己見,不愿意做作業,我就會比較生氣:這小子學習一點不自覺。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們一方面希望孩子可以有自己的主見,一方面又想方設法的推翻他們的決定。
這就造成了家長的矛盾性,既想讓孩子能快樂又想讓他好好學習,既想讓孩子好好聽話又想讓他獨立自主,其實家長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困惑,主要還是在于自己的教育理念不對。
孩子的很多事情都應該是主動的,而不是家長被動的灌輸。比如學習,如果從小培養了孩子熱愛探索、追求真理的一個學習習慣,那他學習路上自然是快樂的。
如果我們能不要打著隨時都是為了孩子好的理念,只要孩子做的事情沒有超出底線和原則,是完全在一個孩子可以承受的范圍內,那我們就完全可以讓他獨立自主,而不是什么都聽家長的,學著去放手,不要把孩子的那根線拉的太緊,適當的松一松,他一定會飛的更好。
總之,教育是所有家長一生的課題,都是邊摸索邊實踐,所以家長不要過度焦慮但同時也要做好自己的這份工作。關于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放寬心態,只有做到佛系,你才能做得更好,與孩子的關系才能走得更遠!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