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做題不愛動腦子一般是養成了一種習慣,可能是平時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什么事情都想要幫助孩子做,導致孩子養成不愛動腦子的習慣,那么,孩子做題不愛動腦子怎么辦呢?
孩子做題不愛動腦子怎么辦
從幼兒期開始,家長便事無巨細幫孩子做事,讓孩子養成習慣性心理依賴。
經常能看到一些媽媽特別“能干”,凡與孩子有關的事,總是能親力親為,把孩子收拾的利利索索,打扮的漂漂亮亮。甚至明明孩子想嘗試自己去做事,媽媽們(或家里的老人)早已經習慣替孩子做事。
當孩子在幼兒期里不斷嘗試想模仿大人做事時,卻不斷被剝奪嘗試的機會,孩子慢慢就失去了再度去嘗試的興趣,結果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一個特別懶惰的“小屁孩兒”。如果你知道自己曾剝奪了孩子主動嘗試做事的很多機會時,現在是不是有點后悔了?
當家長忽略教孩子基本生活技能時,你會發現孩子不僅越來越懶惰,還愛挑毛病呢。我不知道當你發現被孩子挑剔或嫌棄時,你心里是不是很委屈,亦或是很生氣呢?就在家長日復一日的侍候中,孩子因為不學習基本生活技能,導致大腦不愿意思考,孩子做題不愛動腦子,隨之而來的是什么事都向爸爸或媽媽請求幫助。
說到這里時,家長會不會感覺后悔呢?是你們家里大人因為無知而阻礙了孩子的思維發展,但反過來又埋怨孩子懶惰,不愿意勸腦思考,你說孩子冤不冤啊?
孩子做題不愛動腦子該怎么引導
有的孩子之所以變得不愛思考,可能是因為好奇心遭到了打擊。比如孩子某一次因為好奇把玩具給拆了,家長生氣斥責了孩子;比如孩子總愛問一些沒頭沒腦、稀奇古怪的問題,可家長總是不理睬。
這些都是對孩子好奇心的打擊。好奇心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寶貴品質,是孩子主動思考的源頭。所以,家長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的探索精神。
培養孩子的主動意識,最直接的方法是通過言語上的溝通來引導。比如我們和孩子說話時可以多用疑問句,多問為什么,讓孩子主動思考。家長問孩子為什么,其實也是在培養孩子多問問題的習慣。反過來,對于孩子問的問題,家長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斥責,也不要直接告訴他答案,而要慢慢地引導他去思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