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教育孩子是家長一生的事業,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也是家長教育“任務”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枝。所以,家長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抓住一切機會去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那么怎么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呢?
怎么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表達他們的感受和關心。父母幫助孩子表達他們的感受和關心。這就需要父母給予孩子時間、同情和支持,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
只有當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感受時,父母的安慰才會有預期的效果,所以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不要太急于安慰。傾聽、感同身受、和孩子一起玩耍都能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生活中我們不要忘記允許孩子哭。有時一些小挫折會讓孩子感到委屈或被孤立,比如生病、爭人情、被隔壁孩子搶了糖果等。這時,孩子哭鬧只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尋求家長的一些安慰。
但是,也有一些家長通過訓斥的方式不允許孩子哭泣,這是不可取的,因為適當的哭泣是孩子很好的表達方式,可以及時消除負面情緒,有助于建立安全感。
即使發生沖突,父母也不應該在孩子面前吵架。當孩子經常處在父母吵架的環境中時,孩子就會產生恐懼和猜測。父母吵架是因為我不好嗎?他們不再愛我了嗎?你會離開我嗎?
因為孩子對大人的爭吵無能為力,他們只能躲在角落里哭泣,或者獨自感受自己的生悶氣。孩子會把這種委屈儲存在心里,長大后價值觀就會扭曲。因此,要有和諧,為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為孩子創造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沒有安全感的原因
家長總是無緣無故對孩子大吼大叫。當你在吼叫孩子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總是怔怔的、可憐的低著頭,不哭也不說話。那么,孩子在被恐嚇的當下,他在想什么呢?
孩子被吼叫的時候,因為特別害怕父母生氣,所以會盡量把自己隱藏了起來。他忽視自己的感受,長大之后也不會和別人正常接觸。被吼叫長大的孩子,總是覺得自己是生活的配角。
別人的一句無心之談,或是一個微小的肢體動作,都會引起他的過度警覺,會覺得別人是在暗示什么,讓他浮想聯翩。“是我哪里做錯了?”、“我為什么總是做不好?”等等,孩子會從心底里貶低自己,形成自卑的基礎。
父母的缺失也會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早逝、離婚或者長期外出不在家,比如留守兒童。有寫父母雖然在孩子身邊,卻對孩子不管不問,我們甚至可以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父母帶著孩子輸液,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拿著手機看,孩子哭了,給孩子嘴里塞個棒棒糖,然后繼續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