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偷東西之后,不問孩子原因,對孩子就是一頓打罵,這樣用武力屈服的方式,其實并不能讓孩子改掉偷東西的壞習慣,還會讓孩子的心理受到傷害,那么孩子有偷東西行為怎么教育呢?
孩子有偷東西行為怎么教育
首先,如果發現孩子有偷東西行為,作為家長先不要過于生氣和著急。孩子就像是小樹苗,他們需要爸媽的悉心糾正,才能長得更筆直。孩子年齡還小,思想還沒有成熟,很多時候孩子并沒有意識到偷拿別人的東西,這件事是錯的。
盲目的打罵,難以實現讓孩子意識到錯誤的目的,當然即使糾正是必然的,這毋庸置疑。然而我們也要用巧妙的方式,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如讓孩子主動去認錯、讓孩子明白哪些才是屬于自己的、給孩子講故事等等。
家長要及時的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讓孩子可以自由支配點小錢,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要對孩子的行為引起重視,及時糾正。小時偷針,大時偷金。不要任其發展,后果很嚴重。
如果孩子有偷東西行為,家長要加強管理。我們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加強學校和家庭的管理,告訴孩子要自力更生,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要拿,同時我們要告訴孩子不要和有偷東西習慣的孩子在一起,讓他成為一個誠實守信自尊自愛的好孩子,這樣別人才會喜歡他。
引導孩子自我反思改變。家長可以通過舉例名人的事跡等方法,讓孩子學會自我反思自己的錯誤,并學會主動地去自我改正。當孩子的壞習慣得到明顯的改變之后,家長要不吝惜夸獎的語言,多夸一夸自己的孩子,讓孩子也為養成好習慣感到自豪!
充分地信任自己的孩子。孩子能夠正確意識自己的行為舉動,孩子有偷東西行為是不對的,但是家長也要充分的信任孩子,不要因為孩子犯了一次錯誤,偷了一次東西,就所有的事情都對孩子進行不信任。這樣會給孩子內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孩子有偷東西行為,要想改掉這個換習慣,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榜樣。幼兒模仿能力強,而模仿的對象首先是父母,所以父母要嚴于律已,不貪占小便宜,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給孩子做個好榜樣。當發現孩子把別人的東西拿回家時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教育,及時帶著孩子將東西送還主人,讓孩子從父母的言行中學會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