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都想要擁有一個出色的孩子,但想要培養一個有能力品質又好的孩子是非常的難的,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學會力所能及的事,還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耐心,那么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1、不要縱容孩子的謊言
對于一不留神就犯的錯誤,事后又總是尋找各種謊言來逃避的孩子。父母要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細致的跟他講道理,指出孩子的錯誤行為。
向他解釋,由于他的錯誤行為而破壞了規定或傷害了別人的感情,強調他必須對錯誤行為的后果承擔責任,進行補救。并且向孩子明確表示自己對謊言的態度,希望他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2、認識責任感的重要性
責任感是一個人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有著強烈責任感的人會勇敢地承擔起自己對父母、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他們會盡最大努力把應該辦的事情辦好。
而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則會逃避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容易隨波逐流,無所事事,自己的行為就要自己負責,這個觀念的樹立,對成長中的孩子有重要影響,不要依賴家長,自己要對自己負責任。
為了強化責任感的重要性,可以讓孩子適當品嘗下做事情不負責任的苦果,孩子如果一再地受到自然后果的懲罰,在下次做事情時就會認真,謹慎。
3、讓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父母的包辦行為會使孩子失去責任心,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父母就要鍛煉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爸爸媽媽要逐步教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勵孩子認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家長可在語言上給予指導,但是一定不要包辦代替,給孩子機會把事情獨立做完。
孩子沒有責任心的原因
1、父母的嚴管苛刻
父母對孩子的管教過于嚴格,動輒就是訓斥打罵,讓孩子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父母的情緒上,使其變得膽小怕事、畏手畏腳,缺乏自信,進而不相信自己負責任的能力。
2、過度保護
主要表現為父母過度擔心孩子受到傷害而采取的一系列行為。比如孩子不想吃飯,全家齊上陣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就趕緊撿起來,哄孩子被同學推開,馬上去替孩子站起來。這樣做的后果是,當父母為孩子擋住一切困難或危險的時候,孩子失去了面對挑戰的機會,缺乏獨自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法獨自承擔后果,進一步導致孩子責任感的缺失。
3、責任意識模糊
很多孩子對“責任”的認識比較模糊,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責任,也不清楚自己應該承擔什么責任。所以,孩子經常會說:“我幫媽媽洗碗”“我幫爸爸掃地”等。從這個“幫”字,就可以看出,孩子認為這些家務并不是自己的責任,而是父母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