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青春叛逆期時家長沒有重視孩子的問題,或是沒能好好的引導,導致孩子的問題逐漸積累加深,變成了問題少年。孩子原先的問題已經全面升級,還有可能出現了新的問題,而家長就更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相處了,那問題少年應該怎樣溝通和引導呢?
問題少年應該怎樣溝通和引導
1、放下家長的架子
有些家長習慣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保持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用工作中對待下屬的態度來對待孩子,要求自己的命令孩子必須遵從,而正是這種姿態導致孩子家長的矛盾逐漸加深。
家長應試著放下自己的身段,學會尊重孩子,改變跟孩子說話的語氣,不要再用命令的姿態,將孩子當成平等的存在尊重。不要再對孩子的想法做法全盤說不,給孩子一些選擇讓孩子做決定。
2、試著去夸贊孩子
當家長換個角度去看問題,會發現事物還有另一面。家長不要只看到孩子的缺點,看到孩子的不服管教,換一個角度,會發現孩子也還是有其優點在的。試著去發現孩子的優點,贊揚孩子的優點,在贊揚的同時再告訴孩子需要改正的點孩子會更容易聽進去。
讓孩子知道父母不是眼中只有他的缺點,孩子做得好與不好父母都能看到,都是平等對待的,讓孩子愿意正視自身的不足,正視自己的問題,愿意去改正。
3、對孩子多一些信任
有的時候父母可能會在無意間發現孩子的一些小秘密,也許是沒合好的日記本,孩子的作文,亦或是書包里的一封信。家長發現了孩子的秘密后不要急躁,去質問孩子。
孩子已經長大了,開始重視自己的隱私權,如果孩子發現父母私下窺探自己的秘密只會對父母產生信任危機。家長可以試著給孩子一些信任,孩子如果沒有處理好家長再進行干預。
問題少年產生的原因
1、家庭問題
如果一個家庭之中父母關系不合,經常充斥著爭吵,對孩子也會有著負面的影響,孩子的性格可能變得暴躁。如果家庭之中父母出現大打出手的現象,那么孩子也會有暴力傾向。問題兒童的出現和原生家庭的破裂有著分不開的關系,問題兒童的產生多和家庭之中經常性的爭吵有密切的關系。
2、不良文化影響
孩子從幼兒階段到心性穩重之前一直都具有很強的模仿性,而一些影視作品中的不良畫面也很容易對孩子產生誘導性。孩子自身的判斷能力不足,很可能出于好奇心態去進行模仿,進而對自身產生了不良影響,養成了壞習慣。
3、忽視孩子的思想教育
在整體應試教育的氛圍下,家長以及學校重視的更多的是孩子的成績,對孩子的心理狀態并不關注。孩子的成績只要好就行,家長再日常跟孩子的交流中也是更多的提到孩子的成績,詢問孩子的成績如何,有沒有官話。忽視對孩子的思想教育,等孩子染上一些不良嗜好,出現問題后才悔之晚矣。
其實問題少年并沒有家長們想象中那樣的難以交流,家長們對孩子多一些耐心,了解一下孩子,學習一下和孩子的溝通交流方式,自然就會知道問題少年應該怎樣溝通和引導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