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也努力學習了,每天回來都坐在書桌前自覺看書,完成作業,但孩子就是沒有一個好成績。家長們可能忽視了一個方面,就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是不是在專注的學習。因為孩子沒有專注力也會導致低效率的學習,很浪費時間。
孩子沒有專注力該怎么辦
1、規律作息
幫助孩子養成規律性的作息習慣,到點就睡覺,到點就起,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需要培養的。如果孩子的作息時間黑白顛倒,晚上不睡,白天就會出現精神不振的情況,這樣的生活狀態是沒有精神學習的,也就會出現注意力分散不集中的情況。
2、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幫助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讓孩子形成自覺學習的習慣,能夠讓孩子學會專注自覺學習。家長也很忙碌,沒有時間經常陪讀,時刻看著孩子學習。當孩子到了初中、高中階段,許多家長也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所以,“抓”是為了“放”,家長一定要早作準備。
3、限時內完成事情
孩子的專注力是需要培養的,當孩子存在專注力不集中的情況時,家長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訓練的機會,可以規定孩子在某個時間內完成某一個事情。比如要求孩子在10分鐘之內背會一篇英語課文,需要在5分鐘之內完成掃地的工作。
在完成一件事情之后可以讓孩子稍微休息一下,然后接著鼓勵孩子繼續下一個任務,慢慢的就能夠養成規劃時間完成事情的習慣,讓孩子感覺自己可以單獨完成一件事情,既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又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4、鼓勵孩子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感興趣時,孩子就會很專注的去做。所以家長平時要多鼓勵孩子,不干擾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當他專注于做一件他喜歡的事時,家長切記要耐心等他完成。當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時,其實就是在無意中提升注意力。
為什么孩子的專注力差
原因一:環境因素。好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很關鍵,影響極大,假如孩子總是生活在一個過于嘈雜的環境當中,那么他就會經常感覺很興奮,注意力無法集中。如果環境太過安靜或者過于封閉,對孩子的成長也沒有好處,孩子長期處于這樣的環境中,性格也會變得比較封閉,也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原因二:忽視孩子興趣。孩子有了興趣才會專注去做一件事,家長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忽視了孩子的興趣或者不鼓勵他,讓孩子遭受到打擊,無法專注完成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對孩子的專注力影響很大,不利于他的成長。
家長要學會觀察孩子在哪些方面有興趣,帶動孩子一起探索學習,在這過程中鼓勵引導他,讓興趣帶動孩子去探索學習,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了。
原因三:家長的錯誤示范。總說孩子專注力差、一心兩用,家長有沒有檢討過自己也是如此?比如一邊陪伴孩子,一邊玩手機,這些都會給孩子不好的示范。特別是有些家長喜歡讓孩子同時做兩件事,比如邊玩玩具邊吃飯,同樣會影響孩子專注力。
原因四:家長給孩子過多指令。有些家長太心急,經常在同一時間內給孩子過多指令,一會兒讓他去洗臉,一會兒又讓他去換衣服。孩子的小腦袋瓜無法記住全部的事情,上一件事情做到一半就趕著去做下一件,就容易出現丟三落四的情況,成為家長眼中的“馬虎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專心學習的好習慣
首先,陪伴式學習。并不是指家長在孩子學習時坐在一旁指指點點,孩子的成績起起伏伏、上升下降是正常的,作為家長需要起到引導作用,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孩子。其實當孩子成績下降時他自己的心理也是失落的,這時候家長要及時對孩子提出鼓勵和表揚。
同時和孩子一起討論學習上出現的問題,幫助解決,樹立起孩子的自信心。陪伴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不是只緊盯著孩子出成績那幾天,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和孩子交流,了解他近期的學習情況,幫他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其次,適當給予獎勵。孩子正處于愛玩耍的年紀,相比之下,學習就顯得極其枯燥無味。如果家長能讓孩子能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是不是效率會提高很多,態度也會更端正了呢?家長可以選購一些小貼紙、小文具之類美觀實用的學習用品,用激勵的方法讓孩子階段性的達到學習目標并獲得獎勵。
而稍微大一點時,家長可以用一次出游或者一件孩子期待的玩具來達到同樣的目的。這樣一來,既滿足了學習方面的需求,孩子也會明白,如果想要有所收獲,自己就要付出相對應的努力。
最后,讓孩子有固定的學習時間。習慣一旦養成,孩子就能專心。例如,制定了時間表,就可以按時上課,而不是做其他事情。父母應該為孩子制定一個在家學習的時間表。一旦制定,將予以實施。
但我們不能把日程安排得太滿。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娛樂和休息。當家長制定時間表時,時間可以更短,但要讓孩子記住堅持,養成“有時間就做”的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