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做事時,最讓家長頭疼的就是總拖拉摩擦的吃飯、刷牙、寫作業等等,很考驗耐心,也會讓人火冒三丈,不知道怎么引導,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都很大。想讓孩子有時間觀念,改善這樣的壞習慣,就要找到合適的方法。那么孩子拖拉磨蹭家長怎么引導呢?
孩子拖拉磨蹭家長怎么引導
1、學會鼓勵
孩子磨蹭起來,脾氣好的家長也有爆發的時候,但一旦責罵孩子后,他會更磨蹭,一方面是他開始分神做不好,另一方面是他的抗拒心理,甚至會出現叛逆。
所以,面對孩子拖拉磨蹭時,家長一定要收起怒氣。當他做某一件事做的快時,一定要表揚,多表揚也是為孩子增加動力的一種方式。
2、布置任務
家長可以給孩子布置任務,讓他從錯誤的行為中總結經驗,更能培養其責任感。比如,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等。
孩子的成長從來都是試錯的過程,給他犯錯的機會,告訴他正確的方式,慢慢地他就能夠獨擋一面。
3、培養時間觀念
時間看不見,聽不著,聞不到,抓不住,抽象得幾乎難以語言描述,理解起來本就不容易。孩子的時間觀念,更不可能雜草一樣靠自己野蠻生長,必須經過家長的精心引導。
可以先教孩子認識一天的概念,包括上午、下午、晚上、半夜、清晨、黃昏等時段;讓他知道五分鐘內能做多少道算術,寫多少漢字,讀多少頁課本等。只有讓他感悟到時間的概念,就能有效解決孩子拖拉磨蹭的問題。
4、學會放手
家長要學會放手,留給孩子恰當的時間和空間,不要替他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要讓他獨自面對難題,才能找準成長的節拍。
如果孩子能夠得到自我管理的機會和支持,他就會發展出自主性、獨立行為的能力和意志力,即自由選擇和自我控制行為的能力。同時放手不意味著放棄,而是讓孩子走出舒適區,學會獨立。獨立不但根治孩子的拖延,還能點亮他的整個人生。
5、讓他知道磨蹭的后果
孩子不知道磨蹭耽誤事,沒有意識到嚴重的后果。家長可以找機會讓孩子拖拉一次。比如早上賴床,那就讓他多躺一會,不用催促,等他起來晚了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了,直接送他去學校,一上午恐怕他都要餓肚子。
這樣他就知道以后再賴著不起床,早餐都沒得吃,下次會迅速起床吃飯。知道了時間的重要性后,孩子拖拉磨蹭的壞習慣就會有所改變。為自己的行為買單,才能萌發責任感,一點一點的進步。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