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造成孩子偷東西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孩子自身物權觀念不清晰,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想要這種東西,但是自己無法得到,就想到了偷的方式,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這種行為,那么小孩偷東西應該怎么正確教育呢?
小孩偷東西應該怎么正確教育
1、保持冷靜,調查原因
家長發現孩子偷東西,不要先是生氣的指責批評孩子,冷靜下來,心平氣和的詢問孩子為什么偷錢,要用錢做什么事情,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平常對孩子的關注比較少,為什么孩子會產生這種想法以及行為,作家長的需要考慮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并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處理問題。
2、父母可以在家里準備一些急用零錢
父母在家中可以專門準備一個存放處,里面放一些為孩子準備的急用零錢。然后,明確地告訴孩子,抽屜里面的這些急用零錢是他完全可以支取的。但是在支取的時候,一定要用小本本記上支取的這些錢到底花在了哪里。這樣就可以很大幅度的遏制孩子偷東西行為的產生,并且面對著父母的信任,孩子也會減少亂花錢的行為。
3、幫助孩子形成所有權概念
平時一定要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不能拿,需要得到別人的同意才能拿,如果沒有經過別人的同意,就拿走他們的東西,必須還回去,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同樣,孩子的東西我們一樣需要尊重,沒有經過孩子的同意,我們也不能隨意地拿取。孩子恰恰是透過我們對他的物品的尊重來體驗到尊重感、界限感,進而才能夠去尊重別人的東西,不拿別人的東西。
4、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和老師或者他人討論
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你當著孩子的面和老師討論孩子拿回東西的事情,孩子會感到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失去了自尊,會感到羞恥,很容易讓孩子在老師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唯唯諾諾。
5、謹記別斥責打罵孩子
對于小孩子偷東西,家長打罵孩子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助長孩子撒謊的行為,因為他們撒謊是想避免下一次父母的打罵。這不僅不會讓問題得到解決,更可能會因此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導致孩子反抗,導致孩子通過故意或更多的不好的方式發泄他們的不滿。所以,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會把孩子推向更糟糕的境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