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到了十幾歲的時候,可能很多的家長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我的孩子突然間變的不聽話了?”其實這是孩子心理成長的表現,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也會有所不同,以下是孩子心理成長的5個階段,希望可以幫助你了解你的孩子。
孩子心理成長的5個階段
第一階段:0-1歲——信任與不信任。
第二階段:2-3歲——自主與羞愧。
第三階段:4-5歲——主動性與內疚。
第四階段:6-11歲——勤勉與自卑。
第五階段:12-21歲——身份角色的困惑。
孩子心理疏導最好方法
1、允許孩子自然流露各種情緒
孩子的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是毫無掩飾的,他們敢愛、敢恨、敢說、敢笑,這是幼小孩子心理方面的一種優勢,一種使得孩子能及時宣泄各種情緒能量的優勢。他們自然流露這些情緒并不是什么可恥的事,只要不擾亂別人的正常學習和生活,不傷及別人,就沒有什么對和錯之分,并且我們要鼓勵孩子他們這樣做。
2、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
幫助小孩子疏導心理壓力,千萬不要對小孩子動不動就打罵,應該首先認真的傾聽小孩子的世界里面都有著什么樣的壓力,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和孩子多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小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小孩子把自己心里想要說的話全部認認真真,完完全全的告訴自己的爸爸媽媽,這樣爸爸媽媽才知道自己心里在想什么,才可以幫助自己解決問題,讓小孩子的壓力得到緩解。
3、樹立自信心
多數孩子存在心理問題都因內心自卑、缺乏自信心所致,家長教育孩子時,不可以一味訓斥和打罵,消磨孩子的自信心,盡量采取說服教育,給孩子一些言語上的鼓勵。對于性格敏感、內向的孩子,可通過肢體的動作給予安全感,如擁抱、撫摸等。
4、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將孩子的消極情緒轉移到其他方面,不去想、不去看。如孩子因依戀母親而哭泣,可用玩具、游戲、講故事等方式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的情緒逐漸平靜下來。萬萬不可在孩子面前提及父母的事情,否則,孩子會哭得更厲害。
隨著兒童不斷長大,他們的心理也會發生變化。有些時候,兒童心理健康更為重要,因為生活環境、學習環境、遺傳因素等,都會對兒童心理健康造成傷害。所以,家長在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注意孩子心理成長的5個階段,讓孩子真正從身心獲得健康,茁壯成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