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上進的心,但很多時候并不能事事如意。比如高中生可能在成長路上學到很多陋習,有了懶惰的心理,開始變得不思進取。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改變現狀,要懂得為了自己的未來努力。
高中生不思進取怎么辦
高中生不思進取,家長可以進行思想行動雙重遏制,因為他主要在于思想上與行動上的拖延,這會導致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遲鈍。同時也會影響學生的成績,甚至養成懶惰的性格,一旦如此,基本上成績退步是正常的事情。
想要改正就不得允許有拖延癥的出現,在想法上,一旦出現推遲拖拉的念頭,就得遏制,比如通過閱讀思考問題來解決。而在行動上,要主動積極地去完成,無論任務有多重,當天的事情就得當天完成,絕對不可以拖到第二天,家長或者同學可以作為監督人。
像孩子這樣不好的習慣是很難立刻改正的,需要循序漸進。計劃表就可以起到這樣的功能,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制定孩子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同時對他進行監督。
在監督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以鼓勵為主,盡量不要責罵孩子,否則容易讓他產生抵觸感,不愿再繼續執行計劃表里的內容。
另外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人。也知道孩子是一個家庭的一面鏡子,反映著整個家庭的方方面面。
所以當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一個自律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比自己認真時,他們的內心就會產生崇拜的情緒,也會不自覺的向父母學習,從而改變自己不思進取的壞習慣。
高中生不思進取的原因
1、為自己找各種理由
高中生不思進取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太會為自己找理由,也許今天定好目標,明天早點起床背英語,鬧鐘響起時卻自然而然地為自己想一個理由,就關掉鬧鐘。
本來決定晚上放學回家重新溫習當天的課程,結果卻以“上了一天課太累了”而告終。要知道,當你真正的進入社會,開始了激烈的競爭,沒有人會關心你所謂的理由,多的是優秀的人取代你。
2、總是選擇短期利益
家長們總會說,如果你現在好好學習,未來你可以成為優秀的人,可以過上好的生活等等。但所謂的未來,對于高中生來說是遙遠的,他總覺得那是很遠的事情,現在還不必著急。
現在拿出手機刷視頻就有搞笑的段子可以讓我開心,現在談戀愛就能讓自己過得更好等等。如果孩子在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短期利益,這也說明了他沒有一顆想要奮斗的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