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了高中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事物總是有著自己的判斷,同時也會比較渴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很多高中生在此時都容易有不想上學的想法,這時候家長就需要多引導、勸解孩子,幫助他順利度過厭學期。
高中生不想讀書怎么勸
1、經常與孩子溝通。高中生學業最繁忙,心理壓力大,家長如果疏于與孩子溝通,會忽略學生產生厭學感的心理問題。家長可以在孩子放學后,問問他一天都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學習壓力大不大,最近課業緊不緊張。
也可以在學生考試失利后安慰安慰孩子,問問孩子從考試中得到了什么經驗教訓。發現孩子心情低落一定要第一時間詢問,告訴孩子碰到煩心事要給父母說,父母會和他一起解決,共渡難關。
2、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以及重要性。父母為什么送孩子讀書,其中的目的你比孩子更加清楚,可孩子不買你的帳,他們只是活在當下,并沒有想得那么長遠。所以說,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目的是什么,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去體驗生活。
3、嘗試走進孩子內心。高中階段的孩子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和認知體系,再加上叛逆期的影響,學生很容易出現厭學心理,家長要做的是嘗試走進孩子內心,和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家長可以和孩子找到共同的愛好。
比如和孩子一起打打籃球,和孩子聊聊好看的漫畫,在與孩子共同追求熱愛的事物時,是最容易打開他心扉的時刻。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和孩子好好談談為什么會有厭學心理,相信他也很樂意傾訴。
高中生不想讀書的原因
一、對學習產生了困難
高中生厭學有時候并不僅僅是為了玩,而是在學習上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比如覺得自己的學習成績總是提升不上去,學習起來特別困難,聽不懂老師講課,所以就出現了高中生不想讀書的情況。
二、心理的變化
對于高中生來說,本就是青春期和叛逆期的結合,所以這個時候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變化,會導致情感上的變化。有些人就會因為自身的這種情感變化,從而陷入茫然無措的心理中,又沒有人可以傾訴。孩子就會用厭學來排解自己的這種心理,家長們要密切注意他們心理上的變化。
三、外界不良因素的誘惑
高中生不想讀書,需要家長格外注意的就是,他們是不是被外界不良因素所引誘了,比如在外面交到了一些不好的朋友,或者是沉溺于網絡游戲之中了。這些外界的不良因素,都是會對他們的學習和成長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
高中生不想讀書的表現
1、不喜歡學習,成績不理想。有很多孩子,他們覺得自己很努力,但是,因為考試成績差,自己沒有信心,當自己沒有信心時就放棄了。
2、情緒低落。孩子不喜歡學習,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無能,這類學生,非常擔心自己成績不好受到老師或家長批評,覺得自己很沒用,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3、不想去學校,對學校和老師產生一些負面影響。父母如果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就會導致孩子逃避與老師、學校的沖突,對讀書產生抵觸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