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厭學,棄學肯定是有原因的,作為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學情及心理變化,每天和孩子交流在學校的所學所得,發現孩子有厭學的苗頭,馬上進行疏導,防患于未然。
第一,家長要真正認識到孩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責任全在家長,與學校無關。相信只有家長的改變才能夠改變孩子,并且也一定會改變孩子。讓老師放下自己可能承擔責任的恐懼。
第二,孩子之所以不想上學,是因為家長過去的指責和控制造成的,孩子出現厭學后,學習成績一定會下降,學習成績下降,老師就會給壓力。這樣就造成孩子在學校和家里都找不到存在感,于是不想上學,通過打游戲來填補自己內心缺失的存在感,或者通過逃避來減輕自己內心的負罪感。
第三,家長要通過學習真正了解只有改變我們自己才能改變孩子。把家里過去給孩子的控制和指責產生的壓力減下來。但學校的壓力怎么辦呢?這就需要家長與老師溝通,這種溝通既要讓老師放下心中的擔心,還要讓老師真心的認可家長和孩子。
家長與老師溝通需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告訴老師,孩子的現狀都是因為家長過去不當的教養方式造成的,可以說得具體一些,讓老師真正理解孩子為什么會厭學,從而去心疼孩子,其實孩子是想上學的,但他沒有力量,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幫到孩子,讓老師放下那份恐懼和擔心。
第二,告訴老師,我們家長現在在學習家庭教育的知識,也找到了幫助孩子的辦法,但這需要有個較長的時間,并且告訴老師,我們只要這樣做下去,孩子就不會出問題,即使出問題,責任也是我們家長的,與老師無關。
第三,我們只需要請老師配合我們做一件事就好,那就是請老師暫時放下對孩子成績的期待和要求,無限的包容孩子,不管孩子上不上學,都請老師相信孩子一定是想上學的,請老師告訴孩子,你現在暫時不想上學不要緊,我們班一直等著你,隨時都可以回來,如果有什么需要老師幫助的,隨時告訴老師。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