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今很多家長都摒棄了“棍棒式”的教育方式,開始轉變為了講道理的教育方式,但是孩子在成長階段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很多時候家長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其實,家長和孩子講道理的態度方式不同,也會導致不同的教育結果,家長一定要注意及時調整自己的講道理方式。
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怎么辦
1、先處理情緒
在發現孩子的一些問題的時候,家長先要做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要對孩子發脾氣的沖動,然后觀察孩子的情緒,平靜的與孩子溝通,去探尋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候的情緒。并做到理解孩子的情緒,安撫孩子的不平情緒,孩子只有平靜的時候,才能認真的聽你說話,你的教育才會真的有效。
2、講道理不要講得太直接
父母在對孩子講道理或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評價時,不要直接向孩子講道理,這樣孩子并不容易接受,導致出現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的局面。家長要采用一些婉轉、隱蔽的方法會使孩子較為容易接受。例如,通過講故事的方法,讓故事中的人物“講”道理給孩子聽。
3、巧妙的設計場景
給孩子講道理,往往是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壓迫,孩子只能被動接受,這首先會讓孩子產生反感,而且孩子也很難聽的進去,再加上語言的抽象性,他也很難理解講給他們的道理。
但如果利用孩子經歷過的一些場景,用故事或者動畫的方式還原場景,借助場景提問孩子,鼓勵孩子思考,并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方式總結出道理,孩子就不會有反感了,反而更愿意遵守自己總結的道理。
4、拒絕雙標
很多家長給孩子講一堆大道理,對孩子要求很嚴格,自己卻不遵守,比如有家長一邊跟孩子講要學會尊重別人,一邊當著孩子的面罵路邊的環衛工人,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也無法學會尊重別人。所以在給孩子講大道理之前,首先家長自身要能夠遵守這些道理,用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孩子。
為什么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
1、逆反心理
顯然,在家長的要求和命令之下,孩子會越來越討厭這樣的方式。逆反心理的作用之下,孩子一旦不想聽從家長,就會變本加厲,越來越排斥、討厭父母行為中的講道理習慣。
2、情緒導向
孩子一犯錯,家長就生氣,家長生氣的話,難免會被情緒帶動,原本是小事情,硬是被脾氣放大了嚴重程度。與此同時,孩子也會因為自己的情緒,而不喜歡爸爸媽媽的指責和講道理,進而做出反抗行為,就導致了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的情況。
3、家長缺乏有效溝通
其實,有時候家長的講道理行為,就是“教育上的蠻橫”。也就是說,家長在講道理上總是用蠻力,自認為是教育,可是因為方式和溝通方法的問題,常常造成誤會和不必要的麻煩。這是家長的責任,而不是孩子不懂事,不能講道理。不合理的溝通方式,是講道理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