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發脾氣是在發泄自己的情緒,也是想要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但是如果孩子敢對父母大吼大叫,說明存在著心理問題,這樣的情緒可能來自于父母情緒化的影響,家長在感嘆孩子為什么如此不懂事時,也要懂得及時的引導,這對他的成長是有很大作用的。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心理問題
敢對父母大吼大叫的子女是出于叛逆期,同時家長首先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舉止,是不是有什么不妥當的地方,并及時的改正和調整。家長與孩子應該當面的溝通和交流一下。作為家長,一定不要過多的說教和指責孩子,要多多的聆聽孩子,聽聽他的心聲。
孩子如果喜歡大吼大叫,那一定是父母言傳身教,從一個孩子的行為就能見識到這個家庭的教育如何。從小就在父母的大吼大叫下成長的孩子,會變得很膽小,做什么事情都害怕會被父母責罵,從而畏首畏尾的。
所以,家長在提高嗓門之前應該三思而后行,沒有完美的孩子,他們都頂嘴,忽視家務,和兄弟姐妹吵架。但是,父母必須注意對孩子說的話。有些父母認為:用言語說話可能不會造成傷害,因為我們沒有打孩子,所以不會造成傷害。但是,心理傷害遠遠比身體傷害更嚴重。
那么孩子為什么經常對父母大吼大叫呢?
1、為了滿足自己的小愿望
有的孩子之所以發脾氣,可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小小愿望,比如想吃零食或者想買個玩具。如果因為這種情況發脾氣,父母千萬不能一味的慣著,要通過更合理的途徑進行解決,讓孩子明白這招在父母面前根本不管用。
2、孩子感到恐懼
有的時候如果孩子在外面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負,可能自身會感到非常委屈,這時候就要選擇相應的方法將情緒宣泄出去,就會出現孩子對父母大吼大叫的情況。對此父母一定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多給予孩子安慰和理解,不能只是一味的責罵。
3、希望父母能夠注意自己
孩子們都希望父母的注意力始終關注著自己,孩子玩積木時,每搭一層,就會喊父母,快來看自己的成就,并且希望父母能夠夸獎自己。其實,不管年齡多大的孩子,都會有這種渴望被父母關注的心理。
而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發現父母都將注意力集中到手機或者游戲當中時,孩子就會開始發脾氣,這是孩子內心很在乎父母的一種表現。
孩子對父母大吼大叫應該怎么教育
1、培養孩子基本的同理心
當孩子出現了對父母大吼大叫的時候,父母首要的是改變孩子的觀念,引導他向上向善。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他知道同情別人,同情困苦的人的遭遇,而不是以別人的痛苦來攻擊別人。
大多數的孩子對于自己的父母,尤其是照顧自己的母親,是沒有攻擊心理的。心理正常的孩子得到了很多的愛也很滿足,反而會感激父母的付出,心疼父母。有的孩子,有攻擊的心理,即使得到了父母的愛,還不滿足也不感激父母的付出,只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這就是同理心沒有培養好。
2、教育孩子的不當行為
父母一定要及時教育孩子的不當行為,如果父母默認了孩子這種不良行為,他就會覺得很好玩,孩子就會有越來越多不良的行為。有些父母看到自己孩子大罵別人的時候無動于衷,別人欺負自己孩子就不行,最后孩子不在乎父母的想法,父母才會感嘆孩子的惡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