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升入初中后,家長肯定很關心孩子的在校表現,尤其是知識難度增加后,家長擔心學生跟不上,有了畏難情緒,從而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初中生家長的顧慮有很多,想要掌握孩子的具體情況,就要跟老師多聊聊。
初中生家長怎么跟老師聊孩子
1、不以消極暗示來開始對話
有的家長給老師打電話的時候,經常喜歡這樣開始:“老師,孩子是不是又給您添麻煩了?”“孩子最近在學校有沒有問題?是不是上課搗亂啊?”
這樣其實是在給老師一種暗示,認為這個家長比較關心孩子表現不好的方面,老師以后潛意識里就會關注孩子表現不好的方面,而可能忽略了孩子表現好的方面。所以,家長在給老師打電話的時候,不要以消極暗示來開始對話。
2、向老師表達自己的尊重
家長在與老師溝通的時候,要保持起碼的尊重。如果遇到意見不一致或不恰當的地方,家長可以用商量的口吻先提出自己的意見。此外,家長與老師溝通時不要抱著類似“孩子不好,都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的消極心態。
3、講究方式方法和時機策略
父母大多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機會和老師面對面交流,但是還可通過電話短信或網絡工具與老師溝通,尤其是在看到任課老師發的成績短信后,可以和老師約時間,在不影響老師工作的情況下有效溝通。
因為老師每天教學任務繁重,所以初中生家長最好提前明確自己想要了解的重點,列出想和老師交流的問題和困惑。父母平時可以和任課老師定期溝通,或在歷次大小考之后的關鍵點咨詢。父母在家要關注孩子的點滴變化,在孩子出現狀況時主動與老師聯系等等。
初中生家長怎么教育孩子
1、不要采用打罵的方式。
有的初中生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極嚴,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都不會心平氣和地去了解講道理,而是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總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上容易變得更偏激。
2、讓孩子的興趣自由發展。
現在的家長都對孩子寄予厚望,給他報各種特長班,要求孩子照著辦,忽略了孩子的真正興趣。所以家長應該做的是讓孩子自己作主,如果孩子表現出某方面的愛好,千萬不要干涉,而是應該鼓勵他,說不定還能成為孩子的一項技能。
初中生家長如何和孩子溝通
1、傾聽孩子的心聲。
家長通過聽孩子說話來了解他們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不要計較孩子說話是否有道理,是否有價值。放下家長的架子,不管你多忙,立即去傾聽他的話,不要等你有了空閑再說。
如經常性的要等到你空閑那一刻,孩子將不再與你主動談話。與孩子談話,為我們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育孩子的機會。立即傾聽孩子的談話,孩子就不會失望,有助于贏得孩子的信任,這樣孩子才愿意把所有的事都告訴你。
2、減少嘮叨。
有些父母只是抓住孩子并為其辯解并長篇大論。結果是嘮叨永無止境。父母越嘮叨,初中生越反感,孩子會故意不聽以示反抗。因此,父母要少說話,多說話。讓孩子可以笑著聽你說話,一旦談話失控,就改變你的策略。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