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犯錯后,家長可能經常進行棍棒教育,這樣當然會讓孩子感到害怕,然后哭著承認錯誤??蛇@樣并不能讓他真正的改掉錯誤,甚至之后寧愿挨打也不說話,讓家長們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小孩為什么寧愿挨打也不說話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許多家長便會通過打罵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長期使用這種教育方式,一方面會讓孩子越來越皮,他們甚至會爛罐子爛摔,對家長的這種打罵行為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就是任由家長怎么打罵,都不吭聲與反抗。孩子的這種行為,其實也是在遭受到創傷之后的一種表現。
另一方面,人的大腦有種特性,對習慣性的東西常常視而不見。當孩子前幾次剛受到家長教訓的時候,孩子也許會有所畏懼,但多次后,他便習以為常了。顯而易見,“棍棒教育”是存在一定副作用的,就會出現小孩寧愿挨打也不說話的現象。
那么如果家長經常打小孩,會帶來什么后果呢?
1、孩子變得脆弱。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會對父母變得疏遠,因為打怕了,不管父母說得對或是錯誤的,都對父母唯命是從。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懦弱。在感情方面也會和父母漸漸疏遠。
2、慢慢形成說謊的習慣。由于經常遭到打罵,身心受到傷害,孩子為了避免挨打,就往往會說出一些欺騙父母的話,久而久之,就讓孩子養成說謊的習慣。
3、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在脾氣方面還容易養成暴躁,煩躁的性格。由于父母經常打罵孩子,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形成一種錯覺,認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過暴力的方式來得到解決。所以,孩子會慢慢養成脾氣暴躁,經常會牢騷滿腹。
4、逆反心理強。不難發現,那些經常挨打的孩子比較“犟”,父母讓他干什么,他偏偏不干,連挨打時都可能“不屈服”。有的人認為,是因為孩子太擰才挨打,其實,父母打小孩子,他也會不服的,這種不服而產生的反抗便以犟的形式表達出來。
家長不打小孩怎么才能教育好他
1、要以身作則。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空洞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的影響力大。比如母親給外婆洗腳,孩子看在眼里,便會有模有樣的給母親洗腳。同樣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長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來的孩子很難說不是一個失敗的復制品。
2、大人的意見要統一。有家長之間相互要通氣,對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態度也要統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你扮白臉我扮紅臉,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落。否則的話孩子往往會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時間一長,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會蕩然無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較困難了。
3、學會稱贊孩子。很多家長都知道夸贊孩子對樹立自信心非常有幫助,但并不是隨意的稱贊和肯定。比如孩子考了一個好成績,我們不是肯定他的成績,而是肯定他為考這個成績做出的努力。
孩子跟陌生人說你好,我們稱贊他的禮貌用語,而不是一句懂事等等。但需要注意,不要讓孩子為了獲得獎勵而努力,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并不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