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只要父母一點小事不順他的心,他就會埋怨的大哭大鬧,脾氣非常暴躁,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會非常影響孩子的健康和學業,甚至還會變得不可理喻,無法接受挫敗。
孩子脾氣暴躁控制不住情緒怎么辦
第一、建一個冷靜空間
如果真期待孩子可以在暴怒中熄火,可以跟他一起商量構建一個冷靜空間,地點由孩子自選,里面的布置也由孩子自我創意,只要有助于他生氣時待在其中可以冷靜下來就好。當孩子脾氣暴躁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就可以建議孩子去自己搭建的冷靜空間里待一會。
第二、在孩子面前保持平靜
孩子很聰明,會知道自己表達不滿的行為要被大人看到,你可以離開房間,做自己的事,假裝不去注意他。當孩子發現自己的行為無濟于事時就會安靜下來,這時候你可以和他溝通,或者給他一些玩具讓他玩。有的孩子發脾氣時會踢打、摔東西、亂咬,你要立即平靜的去制止,要讓他知道這樣子是不被允許的。
第三、孩子冷靜之后再教育
孩子發脾氣結束后,不要把焦點放在“發脾氣”,要放在孩子身上。當你提出某個要求時,孩子拒絕并向你發脾氣時,等他發完脾氣后平靜的向他重復要求。你要保持堅決的態度,讓孩子知道發脾氣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在浪費時間。
父母不應該以任何理由打孩子,這樣不僅對孩子身體上造成傷害,對孩子的心理的健康發育也會帶來嚴重影響。在孩子發脾氣時,走進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明白,在爸爸媽媽面前你是可以犯錯的,你有委屈是可以流露的,而不是讓孩子畏懼你。
第四、教會孩子正確的表達情緒
孩子的閱歷尚淺,甚至不懂得如何用自己的肢體表達自己的憤怒,孩子生氣時嗷嗷大叫,動手打人的現象就是我們口中的“暴躁”。家長千萬不要無視他,你的無視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孩子發脾氣哭鬧都是向你傳達他的情緒,只是方法不對。
此時家長讓他繼續釋放他的情緒,你要做到的是時刻觀察他的行為,以防他動作過大傷害到他自己,不玩手機讓他明白你很重視他。不要讓太多人圍觀孩子,以防助長孩子“表演情緒,博得更多同情”的心理。
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
原因一:家長的教育方式不正確
孩子的脾氣性格很受父母教育的影響,孩子是學習和模仿的最佳時期,如果父母也是那種易怒愛發脾氣的性格。由于孩子太小,沒有分辨和選擇性學習的能力。很有可能會經常模仿爸爸媽媽們,變得經常愛發脾氣,所以家長們要注意這一點。
原因二:經常遭受挫折
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想要獨立的完成一些事情,他們認為自己有能力。但父母因為擔心孩子做不好,或者怕孩子遇到危險,經常會阻止孩子。日積月累,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會差很多,遇到事情做不好,會有一種挫敗感,于是脾氣變的暴躁,經常無緣無故的發火。
因此家長要多讓孩子嘗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參與一些勞動等,鍛煉孩子的綜合能力,并適當的鼓勵肯定孩子,讓他提升自信心。
原因三:身體疲倦
現在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課后作業就非常繁重,加上家長為了孩子更有出息,也會監督孩子學習,導致孩子睡眠不足、疲勞過度。這種身體上的疲累,會讓孩子脾氣暴躁控制不住情緒。因此孩子的學習及教育應該是勞逸結合的,請告別題海戰術。
孩子特別犟怎么辦
1、尊重孩子要求獨立的愿望。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干,去摸去想,父母盡可能為孩子提供活動機會,創造活動環境。不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成人的模式行動,當孩子有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設想,做了一件從來未做過的事,父母應積極支持,及時贊許,然后給孩子更多的發言權。
2、批評教育孩子切忌嘮叨。父母對孩子的不當言行,有責任作必要的提醒、忠告,乃至嚴肅的批評,但必須言簡意賅,切忌一味重復,喋喋不休。還要重視不言之教,運用行動和榜樣等引導孩子發展自我教育的能力。
3、注重與孩子的精神交流。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成人的理解,家長應學會經常聽聽孩子的意見,努力理解他們的感受,并用“我想……”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評價,使他感到父母的溫存、撫愛,從而樂于接受父母的意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