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在和小伙伴相處時,家長要引導他尊重他人,多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其他人也愿意和孩子玩。但是如果小孩愛動手打人,脾氣也很暴躁,不知道分寸。有時還會動手打長輩,這是很不好的現象。
小孩愛動手打人是什么原因
原因一:家人的錯誤示范
幾乎每個家里都有這樣的情況發生,那就是出現了問題的時候不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問題,這就是教育的失誤所在。很多時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少不了會批評孩子,孩子也少不了哭一頓,有些時候,父母為了不讓孩子哭,另一方就會一個勁的安慰孩子,而安慰的時候會幫孩子開脫自己的問題,讓孩子潛意識里認為自己是沒有錯的。
原因二:家人缺乏對孩子的關心疼愛
當孩子缺乏家人的關愛的時候,也會采用一些方式來獲得家人的關系。比如爸爸一直在玩手機不理孩子,孩子便會過去打擾爸爸,有時候會打爸爸,這種行為其實是說明愛的缺失,家庭中少了愛的教育。
很多時候小孩愛動手打人,都是因為家庭冷漠導致的,讓孩子更加的封閉自我,再加上不知道與人如何相處,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暴力。
原因三:孩子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容易對外界產生更多的攻擊性,他們常常對別的孩子心存戒備,好比是驚弓之鳥,任何一點動靜,都可能讓他們緊張萬分。一有小朋友到身邊去,他就會覺得受到威脅,進而通過打人的方式來先發制人、自我保護。孩子的安全感跟父母的陪伴有關,不是跟孩子在一個環境下就叫陪伴,家長可以經常與孩子做一些親子活動,加強親子關系。
原因四:孩子的社交技能存在一些問題
孩子遇到問題不懂得如何更好的解決,簡單粗暴地采取打人的策略,他可能無意中發現打人之后可以最快速的獲得自己想要的,所以便認為“打人”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要避免使用責罵、逼迫,暴力等粗暴方式,這使得孩子內心積壓不良情緒,導致心理出現問題。
如何幫助孩子改掉動手打人的壞習慣
1、給予孩子關愛
小孩子是隨時隨地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的,如果在一段時間內,父母對自己不予理睬,他們就會想辦法引起父母的注意,而打人就是孩子慣用的“手段”。所以父母在平時不要只顧著玩手機,有時間還是要多陪一陪孩子。
2、家長樹立榜樣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平時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當孩子犯錯了,家長不要體罰孩子。孩子還小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不知道對錯。但是他知道犯錯了就要挨打,如果別的小朋友犯錯了,他也是會動手的,所以家長要給予積極正面的引導。
3、教他正確發泄負面情緒的方法
與其學一些應對措施,還不如預防小孩出手打人,比如媽媽可以教給孩子如何去正確的表達和緩解負面情緒,試著去引導孩子用語言來描述自己此時的心情,以及之所以打人的原因。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孩子感覺憤怒時可以如何緩解,比如跺跺腳或捶打柔軟的枕頭,但是不管自己有多生氣都不能傷害自己或者其他任何人。
孩子哭鬧任性怎么辦
不在哭鬧時講道理:孩子肯定會有很多做錯、無理取鬧的時候,我們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其他東西、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平靜下來。不建議在孩子哭鬧的同時講道理、要求孩子立馬認錯。因為孩子還在情緒中,是很難做到的,即便被迫認錯了,心里其實也沒有真正接受和理解。
教會他除了哭以外處理問題的方式:在事情之后,我們可以慢慢教給孩子一些處理問題的方式。比如孩子堆不好積木而發脾氣,我們可以教他看圖紙、告訴他可以求助父母,或者換一個角度去堆積木,引導他發現其他的方法。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孩子一遇到問題只知道哭鬧,感覺孩子很懦弱、很煩。其實是家長沒有教會孩子更好的處理方式,孩子就只知道通過哭鬧來尋求幫助、或者通過哭鬧來發泄情緒這一種方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