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原因顧不上管教孩子,所以把他放在老人那,讓老人帶大。這其實會讓孩子和父母的關系更加生疏,而且因為年齡有代溝,有些老人管不住孩子,會讓他養成很多壞習慣,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還會有心理問題。
老人帶大的孩子的心理問題
問題一:語言能力不強
老人本來就話少,再加平時帶孩子非常累,閑下來的時候往往都比較沉默,很少會不停和孩子說話,給孩子講故事,孩子接收到的語言刺激太少,語言能力發展自然就會滯后。看似老人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實際上是阻斷了孩子的表達機會。孩子無需表達,用手一指,老人就知道他要做什么,孩子就懶得張口了。
問題二:吃不得苦
學習難度的增大導致孩子吃不得苦,會出現能學也不學的現象,老人帶大的孩子可能會寵溺他,孩子就會厭學,會想方設法跑出去玩。而此時孩子的“玩”是需要經濟支撐的,他們就會利用自己的蠻橫性格開始欺凌弱小,甚至走上不歸路。
問題三:以自我為中心
父母沒有參與撫養孩子的過程,大部分家長會覺得虧欠孩子,于是想各種辦法補償孩子,或用金錢補償或滿足其任性的要求,并且將這個看做是拉近孩子與自己關系的手段。
家里老人進行隔代撫養會覺得孩子沒有爸媽在身邊,會給予充分的關注,滿足孩子的大部分要求。所以老人帶大的孩子是被高度聚焦的,無法擺脫自我為中心的階段。愛發脾氣,任性,聽不進別人的話。
老人溺愛孩子父母應該怎么做
1、和老人做好溝通工作
盡管老人溺愛孩子的行為是不對的,但孩子的和父母和也要在尊重老人家的前提下,和老人做好溝通工作,理解老人愛屋及烏的心理。父母可以多和老人聊一聊溺愛孩子會帶來怎樣的危害,做好溝通工作。
老人愛孩子,也希望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將來,當老人了解到溺愛孩子的危害,老人也會反思自己的行為,懂得如何正確愛孩子。
2、讓老人理解自己
很多家庭矛盾的產生,也在于老人溺愛孩子。很多性格比較急的父母,面對老人溺愛孩子,都會急匆匆地和老人起爭執,這樣并不能解決問題,也不能讓老人理解自己。家長可以多讓老人看一些科學育兒的方式,及時更新老人的育兒理念,讓老人懂得要如何愛孩子,才對孩子有幫助,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讓孩子明白事理
父母們如果因為工作忙碌,白天沒有時間帶孩子,到了下班時間,就要好好地陪伴孩子,教導孩子。這樣老人到了晚上也有休息時間,父母也可以和孩子培養感情,同時也可以教育孩子,讓孩子明白事理,擁有正確的是非觀。
孩子明白事理,才不會對老人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也不會做出一些過分的事情,這樣老人的溺愛也不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
孩子太依賴老人怎么辦
第一、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獨立性是孩子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去獨立完成某件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可以把一些孩子可以做的家務分配給孩子,鍛煉孩子做家務的能力,這些對提高孩子的獨立性都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
當孩子做不到已經計劃好的事情的時候,作為父母不應該挑剔和抱怨,而是應該耐心地鼓勵孩子,給孩子再次嘗試的機會,一次做不好還有第二次,總有做好的時候。依賴性特別強的孩子,都有一顆脆弱的內心,害怕失敗,不敢面對失敗,這時候需要父母在孩子的身后給予鼓勵,讓孩子保持一顆做事情的耐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