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小孩性格很任性,在學校不僅不服從老師的管理,甚至還會出現頂撞老師的行為。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如果孩子不尊重老師的話,也就不會去認真的對待這門課程,最后損失的還是自己。所以,家長要幫助老師樹立權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家長如何幫助老師樹立權威
1、對于每位家長來說,他們在面對老師時,一定要心懷感激之情,自覺在孩子和其他人的面前維護老師的權威和地位,以此來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孩子發自內心的對老師的敬愛。如果家長都表面說一套、實際做一套,甚至當著孩子的面都批評、埋怨老師,試想一下,孩子又怎么會發自真心地尊重老師,又怎么能聽從老師的教誨呢?
2、家長只有正確認識和介紹自己的孩子,才能有利于教師充分了解孩子,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同時,家長別對教師提過多的要求,特別是不要提特別關照的要求,教師都是有知識的,一般地說,是明白家長的意思的,要認真理解教師對孩子的意見和看法,對家長的建議和要求。教師畢竟是教育的內行。
3、對于學校組織的家校聯動活動,家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積極參與其中。一來可以增強與孩子的感情,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重視;二來可以加強與學校的溝通,了解學校在教育方面的主要做法;三來可以掌握孩子的表現,近距離體會孩子的學習環境。
4、家長主動配合老師的工作,老師一定非常高興。特別是班主任老師,他們經常會布置一些與班級管理、集體活動有關的事務,這些事務需要家長提供一些幫助。在班主任老師心里,他們認為積極配合自己工作的家長是把自己當朋友看待的,所以對他們也很用心,也就更容易建立“鐵關系”。
5、家長和老師都要教孩子,但總體來說,教育孩子是家長的事,教學不嚴格,是老師的事。家長不能拆老師的臺,尤其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破壞老師的權威和專業形象。如果自己有能力,要幫助老師樹立權威;如果自己沒能力,就不要破壞權威。
孩子在學校頂撞老師怎么教育
方法1:引導學生與任課老師溝通,化解矛盾和任課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到他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問題。再讓學生主動找到老師進行平等溝通,引導學生對之前的行為致歉,化解矛盾。
方法2: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自己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有了共鳴后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關鍵。
方法3:若父母希望在與孩子的“較量”中取得成功,并很好地解決問題,首先父母就不能沖動,其次父母也不能“情緒化”,更不能把怨氣帶進孩子的世界,為人父母應當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為孩子樹立好的性格榜樣,也能幫助老師樹立權威。
家長如果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當孩子說某某老師不好的時候,不妨和孩子一起談論一下這個老師。哪怕是像雞蛋里挑骨頭一樣,也要慢慢找出這位老師的一些優點,讓孩子去感悟。當孩子態度改變的時候,就更加容易發現老師原來渾身都是優點,只是自己以前沒有發現罷了。
二、孩子對老師產生抵觸情緒,有時是源于對老師工作的不了解行造成的不理解。家長可以指導孩子有意識地去觀察老師每天的工作。孩子通過觀察會發現老師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每天早出晚歸,課間還要批改作業,午休和放學后還要處理一些個別問題,不計報酬,從而對老師的工作產生尊敬之情。
三、家長與老師在合作的過程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意見不一致的情況,需要可以保持良好的溝通。最好能顧私下解決,尤其注意,不要在班級群里直接和老師對峙。在溝通的時候,要做到就事論事,心平氣和才能夠讓事情解決的更好。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