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出現膽小不自信的性格問題時,家長切記不能強制教育他們,也不能給他們貼負面標簽,這樣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都是極為不利的。此時,家長要調整好的情緒,擺正態度,為孩子提供有效的幫助。
孩子膽小不自信我們要如何引導
1、不強制教育
孩子膽小不自信時,不生硬地把他推出去。孩子會退縮可能是因為害羞,或者還不想嘗試任何他們不確定的事情,至少并沒有百分之百的確定。因此,家長要改變你對孩子期望,嘗試接受并包容孩子的膽小。例如,不要因為孩子在早教課上纏著你而感到懊惱,直到他不再緊張,即使需要有一段時間。父母只需等待孩子做好準備。當時機合適的時候,他會充滿自信地去嘗試。
2、為孩子多創造一些交往和溝通的條件和機會
現在的獨生子女父母總是呵護有加,孩子少了與人交往的經驗也就缺乏交往的自信,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與小朋友相處,顯得比較被動。因此,當孩子膽小不自信時,父母可以帶孩子多串門多參加一些聚會,孩子會在觀察父母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學到不少東西,同時在熟悉的環境中孩子會比較放松,膽子會大起來,逐步產生自信。
3、善解人意
當父母聽到孩子說出一些沮喪的話時,第一個直覺可能是震驚,為什么他會這么想自己呢?當孩子表現出自卑心理的時候,也許你絞盡腦汁的去夸獎他,也沒有把他從自卑的情緒中拉出來。
因此,這個時候,可以嘗試一下同理心,就是所謂的善解人意告訴孩子,父母之前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也會這么想,他不是第一個這么想的人,然后跟他分享是怎么走出這個誤區的。這樣做讓孩子能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單,并且能夠從父母的經歷中找到方法,找回自信。
孩子膽小不自信的原因
1、心理陰影
不少的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說過這樣的話語,比如:不要到處亂跑,小心撿垃圾的把你騙走;再不聽話就把你送給壞人。這些“大灰狼”式的話語無形中就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孩子就會認為外面的世界很黑暗,壞人很多,他們自然就產生逃避或防備的心理。也有一些孩子聽過一些可怕的故事,亦或者看過一些可怕的影片,給孩子的心理留下了陰影,從而使孩子膽小不自信。
2、經常的指責、否定孩子
很多父母都喜歡“批評式教育”,不管孩子遇到什么事情都習慣用教育的口吻對孩子說,其實孩子內心極度渴望被父母肯定、贊賞,如果父母能夸獎孩子幾句,他們會比得到任何獎品都要開心,而且也更有前進的動力。但有的父母總喜歡將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別的孩子的長處相比,本意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但殊不知,這很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變得自卑膽小。
青春期孩子情緒不穩定怎么辦
1、選擇正確的方式來發泄不良的情緒
孩子在青春期需要面臨著多種壓力,比如學習壓力、家長和老師的指責、和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等,讓很多青少年不喜歡向他人傾訴。因此,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嘗試著向親戚的朋友,或者家人傾訴自己的憂傷以及苦惱,這樣能消除心理上的壓抑煩躁不安以及焦慮,讓心態保持平衡狀態,有利身心理健康。
2、創造和孩子認同的“偶像”接觸的機會
進入青春期后,孩子會有一些自己認同的偶像人物,如英雄、影視明星等,他們會持續受到這些人的影響。因此,父母可以給孩子們尋找一些能夠持續影響他們的“偶像”,通過安排,使他們和孩子見面,用吃飯聊天等方式對孩子產生正向的引導作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