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2歲的孩子剛進入青春期,有比較強的自主意識,不愿意處處接受父母的安排。孩子想獲得自主權去自己處理事情,這時候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還像幼兒那樣強制參與孩子的事情當中,孩子就會做出叛逆的行為來對抗父母。那么,12歲叛逆期怎么辦?
12歲叛逆期怎么辦
1、多了解孩子
多了解一下孩子在每個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征,也應該與老師多溝通,對孩子在家庭和學校中的表現有個大概的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知道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不斷發展,孩子的生長環境也和父母所處的那個年代大不相同。教育方式和理念也應該不斷地進步。家長有義務主動吸收新的現代化的教育知識。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大多是家長帶著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懲罰是教育的一種重要方法。吸收新知識能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歷,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
3、耐心傾聽孩子
氣急敗壞的家長,面對頑皮不聽話的孩子,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張口就罵或是動手就打。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換一種方式,多一份耐心,先問問孩子因為什么要這樣做。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上、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會釋放掉很多負面的情緒。
4、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日常對孩子的告誡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給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從其他人的角度去換位思考,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講道理的方式,可依據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5、讓孩子去體驗
孩子把父母說的話總當成耳旁風,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體會“自作自受”的滋味。通過自身的真實體驗,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12歲叛逆原因
1、家長的忽視讓孩子失望
一些家長原本他們就不喜歡自己的生活狀態,再加上孩子平時給他們制造更多的麻煩,使得他們并不喜歡和孩子進行過多的溝通。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往往會因為家長的冷落而心灰意冷。他們想要尋求別人的關愛,便在學校或者是社會結交一些朋友,但是由于他們的年紀過小使得他們沒有一個恰當的是非觀念來辨別人群,常常因為過度相信別人而受到欺騙。
2、內心壓抑的情緒想要得到釋放
有的家長屬于較為強勢的類型,不論孩子的喜好和需求是什么,他們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將計劃或是物品強加給孩子。而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十分渴望自己的觀點被別人認同,而為了滿足這一需求,很多孩子便采用了一些叛逆的行為來向大人證明自己長大了。面對家長的不理解他們在語言上與家長發生沖突,有學生甚至因家長的打罵而與家長扭打在一起。
3、年齡的增長使他們的狀態發生變化
心理學家艾利克森指出在發展階段中的孩子他們會尋求自我同一性,他們從最初那個需要父母照顧的孩子,逐漸變成了開始探索自己是誰,和未來發展方向的成長狀態。在這一時期,他們需要從原本的依賴父母的狀態而變化到和朋友交往的狀態。這是人際關系的一種調整,代表著親子關系慢慢被替代的一個過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