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手機的快速發展,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實現了互聯網化,但手機帶了便捷的同時也帶了手機成癮的問題,特別是青少年,這類人群自制力差,沉迷程度深,難以自拔,這也是很多家長束手無策的難題,那么,15歲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
15歲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
1、多帶孩子出去玩
你有沒有發現,初中生玩手機是因為每天呆在家里,沒有活動空間。所以,如果初中生不使用手機,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出去玩,讓孩子沒時間玩手機,轉移玩手機的注意力。
如果你不能出去玩,呆在家里,父母也可以多和孩子聊天。一方面可以增進親子關系,另一方面可以釋放孩子玩手機的無聊。
2、合理控制孩子玩手機
現在孩子使用智能手機,有的比父母的手機好,而且功能齊全,更容易上癮。如果是只能打電話的手機,相信孩子們肯定不會喜歡玩,因為智能手機的功能太多了,所以家長一定要嚴格控制孩子對手機的使用,防止孩子沉迷其中。
3、培養孩子的興趣
現在的孩子除了玩手機和玩游戲,沒有別的愛好。這種現象是不希望的。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比如有的孩子對音樂、舞蹈等項目感興趣,家長可以給孩子報名上課學習,這樣他們就不用天天呆在家里玩游戲了。
4、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很多孩子用手機聊天,因為孩子在現實生活中不喜歡說話。只有在網絡世界中,他們才能找到自言自語的人。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內向。膽子小,所以家長需要多和孩子溝通,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活動,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
5、孩子的自我管理
在初中生玩手機的情況下,需要將規則制定權下放給初中生,把監督和執行權交給初中生。自我管理的感覺就是給初中生一種自律。這個自由度是不同的。這也是對執行的監督。父母需要看到一個界限。在制定這些規則時,從頭到尾監督孩子的執行是非常重要的。
15歲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
1、網絡帶來垃圾快樂
如今網絡發達,視頻、直播覆蓋了網絡,幾乎泛濫成災,尤其一些經過專業團隊打造出來的密集型笑點的短視頻,比如抖音這類“電子毒品”,自制力不強的青春期少年就像吸食毒品的人一樣,無法抗拒而沉迷于其中,在接連不斷的哈哈哈笑聲中,逃避現實帶來的學習壓力、自我成長壓力、交友壓力,躲進網絡中舒適地享受著垃圾快樂,過著一睜眼拿手機一閉眼拿手機的慣性思維生活。
2、網絡游戲里可以實現虛擬的自我價值
當孩子沉迷網絡游戲后,無可奈何的父母往往指責游戲開發商,抱怨孩子的游戲玩伴帶壞孩子,卻從來沒有自我反省、探索孩子內心缺失的問題。不管網絡游戲里還是現實生活中,自我價值感是精神支柱,它使人們明白活著的意義。簡單地講,自我價值就是所作所為需要被人認可或肯定。想得到肯定和認可,是一種本能,尤其青春期少年,總想證明自己已經長大,實現存在的意義。
3、網絡里可以尋求內心所渴望的歸屬感
在如今社會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大的時代,很多父母忙于工作、生計,再加上二胎三胎后,父母精力、時間分配不均,青春期孩子本就敏感、多疑,感覺自己受冷落、被排斥,在家里找到不歸屬感。所謂的歸屬感,就是個體與所屬群體間的一種內在聯系,是個體對其從屬關系的劃定、認同和維系,是一種基本的心理需求。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