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不肯寫作業怎么辦,用什么辦法?相信各位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都觀察到這樣一種現象: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總是走神,注意力分散,不肯寫作業,遇到不懂的問題,自己怎么講,孩子就是不懂。作為家長,看到這樣的情況,真是又焦急又無奈。那么小孩不肯寫作業怎么辦呢?
小孩不肯寫作業怎么辦,用什么辦法:
一“讓”:讓孩子當老師
不愛寫作業的孩子背后,都有太聰明的父母。其實父母要笨要懶,孩子才能聰明又主動。
陪孩子預習功課或者寫作業,孩子遇到不懂的,家長就會以老師的身份給孩子講解,一次兩次,孩子聽不明白,家長就會特別焦躁上火,有時甚至會罵孩子“豬腦子”。這樣的情況是不是很常見?
這種負面情緒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和自我懷疑心理,從而難以集中精神去思考。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對學習和作業產生排斥心理,越來越不愛寫作業。
事實上,讓孩子當“小老師”,孩子在學習和寫作業上會更自覺。
以前,孩子爸爸總為催孩子寫作業鬧得揪心;現在,孩子為了能在晚上教會他一些不懂的知識點,在放學回家后,總會利用等吃飯的時間寫作業。我能明顯感受到孩子在學習上的從容、自信和責任感,更能看到孩子完成作業的效率和質量。
當然,孩子有時也會借機吐槽爸爸笨,可是,“笨”能換來孩子在學業上的自覺性和熱情,那又有什么關系呢?
二“讓”:讓孩子自己找答案
有心理學家說,教育的本質,就是激發孩子的獨立自主性,讓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能夠自覺自愿地去完成探索過程。
然而,以前孩子爸爸并不懂這個道理,于是陪孩子的時候,孩子一問什么,他就答什么。這種方式造成了孩子不愛思考,也不知道如何思考,更剝奪了孩子掌握學習自主權的能力。
自從孩子爸學會在孩子面前示“笨”后,他并不急著回答孩子的提問,而是引導孩子自己去搜集資料、尋求答案。這不僅鍛煉了孩子解決作業問題的能力,更增強了她在學習和生活中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一“戒”:戒掉作業懲罰
教育專家尹建莉曾說:最經典且最愚蠢的做法是以“寫作業”作為懲罰手段,來對付孩子的某個錯誤。許多家長的口頭禪,就是“你再不聽話,就罰你寫作業”。
殊不知,這會使作業這件事給孩子留下極其負面的印象。導致他對作業心生厭惡,覺得這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因此,切記,戒掉作業懲罰。
二“戒”:戒掉物質獎勵
學習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獲取知識和提高認知水平,是為了讓孩子以后更好地生活。
而當父母用物質獎勵手段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時,短時間內會有效,長時間不僅會失效,還會讓孩子迷失學習目的,誤以為學習是一場功利交易活動。
甚至有的孩子,在潛意識里認為學習寫作業是在替父母完成任務,認為學習寫作業是父母的事情。
因此,切記,戒掉物質獎勵。
當父母覺得孩子的智商和理解力低下時,不如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太過聰明了,自己可以想一想,當你跟孩子年齡一樣大的時候,能跟孩子做得一樣好嗎?請一定要牢記:家長“笨”一點點,孩子就聰明一點點。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