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指一個人專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人的專注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專注力缺陷,常常是許多學習差學生的共同特點。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這樣評價專注力:“專注力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
如果孩子在注意力上出現問題,就會影響知識的吸收,從而嚴重影響學習質量。其次,缺少了專注力的孩子最容易半途而廢。想要完成一件事情,專心是必須的,如果孩子不能夠在工程中專心致志,那么就很容易出現偏差甚至是半途放棄的情況。
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專注力
第一、家長要減少嘮叨和訓斥。盡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時間的主人。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讓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當下的事情,以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從而學會掌控時間,做事更加自信。
第二、定量學習并給予獎勵。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或其他任務,改定時為定量。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并休息5—10分鐘。當孩子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學習或其他活動的時間。
第三、低干擾或無干擾環境。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干擾孩子。”這個現象在中國普遍出現,孩子在讀書學習或玩耍的時候,經常被打斷,問喝不喝水、吃不吃水果等,這些行為都是在破壞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家長在孩子學習玩耍時,盡量不要指出錯誤和不合適的地方,避免打斷、破壞孩子的注意力。需要耐心等待孩子完成作業或者休息時,再進行交流和討論。
第四、要讓孩子學會勤于思考。對于孩子來說,勤于思考是長期逐漸養成的、是經過反復練習而形成的思維、行為以及生活方式。一旦孩子樂于思考,就會在生活和學習中積極主動、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做事、去學習。因此,培養孩子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是提升孩子注意力,讓孩子全心全意學習和做事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