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有很多家長會以孩子的成績是否優異,判定這個孩子是否優秀,但是大多數孩子都是比較貪玩的,學習的意識比較淡薄,那么作為家長,對于小學生不愛學這件事該怎么去對待呢?
小學生不愛學怎么辦
1、積極跟孩子交談
當孩子不適應小學生活時,我們第一個月會特別焦慮,因為小學生活的功課會增多,我們第一反應是,孩子落下了功課,會不會越落下越落后,最后學習成績很差,以后很麻煩怎么辦……實際上,這些都是我們內心被放大的焦慮。我們要說服自己,這個焦慮是暫時性的,而要幫助孩子更短地過渡好這個時期,我們要保持積極、溫和的態度跟孩子討論學習環境的轉變,盡量不要讓這層焦慮表露出來。
2、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學習靠的是興趣和自覺,而不是靠父母的強迫。如果父母不顧孩子的接受能力、愛好和興趣,通過非打即罵一廂情愿式逼迫孩子學這學那,不僅會讓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更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甚至出現逃課、逃學現象,嚴重的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學習心理障礙。
想讓孩子愛上學習,就應給孩子足夠的選擇權和空間,不強迫孩子學習,不過多干涉孩子的學習,讓孩子自主發現學習的樂趣和魅力,進而主動、自覺去學習。
3、引導孩子主動體會學習的快樂
只有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有可能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可以這樣問:“感覺怎么樣,背完這首詩你是不是很快樂。”這樣主動引導他,讓他主動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學會了一首詩,讓他體會到那種成就感,價值感。
引導孩子體會學習快樂,關鍵是讓他主動體會,這樣他才會感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最后,即使你不去引導了,他自己也形成了這樣主動體會學習快樂的思維模式,那么他學習上的進步,就會不斷地凸現出來。
小學生不愛學怎么回事
1、學習無計劃
學習計劃是實現學習目標的保證。但有些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毫無計劃,整天忙于被動應付作業和考試,缺乏主動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學習什么都心中無數。他們總是被動地考慮“老師要我做什么”而不是主動去想“我要做什么”。
2、孩子與學校某個老師有矛盾
很多孩子上課如果長時間注意力不集中、愛玩的話,總是讓老師提醒甚至老師說一些話傷及到孩子自尊心的話,孩子心里就會感到不開心,這樣就會讓孩子與老師之間產生矛盾,孩子也不愿意上老師的課,由此也會對某個學科產生厭惡,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疏導的話,也是會引起孩子的厭學情緒的。
3、孩子缺乏學習動機
學生是否積極去學習,是否樂意學習?都跟學習動機有直接關系。不想學是現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有些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沒有學習的動機。
許多家長整天忙于工作,很少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只是監督孩子完成家庭作業,或簡單地運用獎、罰手段來要求孩子獲得好成績。孩子自己缺乏直面困難、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面對學習上的種種難題容易退卻。因為自由自在地玩耍總是要比學習來得舒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