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這是孩子的本能反應,說明目前的教育對孩子們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負面情緒,超負荷、長時間的寫作業(yè)讓孩子厭倦了學習。抽時間讓孩子出去放松放松,因材施教吧!不要硬逼。
孩子害怕寫作業(yè)怎么辦
一、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
一是作業(yè)太多,每天都有作業(yè)。
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心里總有這樣一個潛意識,自從上學以來,每天放學后都有寫不完的作業(yè),補不完的課,上不完的興趣班。小孩子這個年齡最大的愛好就是玩,可是每天除了繁重的作業(yè),就是回家以后無休止的補課,各種興趣班。這都慢慢的在扼殺孩子們的童年世界,童年就是玩的時候。當然,也不能每天都玩,要有度。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各種作業(yè)鋪天而來,這導致孩子心里就很害怕,每天都有作業(yè),每天都寫不完,那不抗拒,實在也沒有好的辦法。
二是學的課程太過枯燥乏味。
孩子們對新奇的事物都比較感興趣,但每天都無限地重復一件事,每天都是如此,再好的耐心也會被消磨殆盡。小孩子現(xiàn)在學習的課程也比較多。菜鳥見有些小學生的書包裝的滿滿的,看著就心塞。每天都有新的知識,上節(jié)課的還沒有消化掉,現(xiàn)在又有新的知識,這樣一直在積累,一直在累加,久之,不厭煩那是不可能的。再者,學習的過程本來是一個很享受,很有意思的過程,但有時候還是沒有做到寓教于樂,很多時候都讓人昏昏欲睡,那不厭煩就沒道理了。
二、解決孩子抵觸學習的措施:
一是給孩子減壓,減少作業(yè)。這是目前最有效的辦法,說什么辦法都沒有這個辦法來的實在。減少孩子們這個年齡段不該承受的學習任務。減少作業(yè),減少各種興趣班。既然都說是興趣班,那就尊重孩子們的選擇,他們的興趣,他們自己選擇。這樣就可以減少孩子們抵觸情緒。
二是寓教于樂。這個年齡段正是喜歡玩的時候,給他們教那些枯燥無味的東西,那肯定會有抵觸的。但是可以換一種方式啊,在教孩子的時候,把生活中有趣的東西加進去,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這樣教起來可能會輕松很多。并且,在教孩子的過程中,每完成一點,可以給適當?shù)莫剟睿@不就可以鼓勵孩子學習的動力了嗎?也可以試試。
三是不要黑臉,要有耐心。有些家長,可以說大部分家長給孩子指導作業(yè)的時候,都會氣的心臟病發(fā)作,菜鳥見過很多這樣的人。指導個作業(yè),老和孩子較真,不會就罵,問的多了也罵,反正十分鐘能完成的作業(yè),愣是一個小時才能完成。這樣你自己也累,孩子也害怕,也累,那當然會有抵觸情緒啊。
如何讓孩子熱愛學習,提高孩子學習主動性
第一步,家長要充分放權(quán),讓孩子自己定目標,自己去執(zhí)行,家長適度引導;
第二步,從心理學角度講,孩子對學習的熱愛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成就感,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體會到成就感,成就感越強烈,孩子越有積極性,甚至會把學習當成一種榮譽和使命;
第三步,以適度獎勵做補充。獎勵形式要多種多樣,物質(zhì)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jié)合,不可顧此失彼;
第四步,堅持下去,孩子學習會越來越主動。
在培養(yǎng)孩子學習動力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放權(quán)就要放得徹底,要真的讓孩子做決定。
二、目標要定到孩子努力一下就能實現(xiàn)的高度。如果目標太難,孩子達不到,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更別提成就感。如果目標太簡單,孩子輕而易舉就達到了,也不會形成多少成就感,所以目標要設(shè)定的不高不低。
三、不要把獎勵理解的太狹隘,不是買iPad就叫獎勵,不是吃肯德基或棒棒糖就叫獎勵,獎勵可以是一場有趣的電影,可以是和小伙伴們一起出去玩耍,也可以是和爸爸媽媽去公園,還可以是玩心愛的機器人和布娃娃,甚至可以簡單到一個鼓勵的眼神。
四、心理學實驗證明,獲得獎勵最多的人和最少的人反饋結(jié)果最差,而獲得有限獎勵的人反饋結(jié)果最好,這一點出乎人們意料。那么,家長朋友該怎么獎勵孩子呢?答案是:多獎少獎都不行,適度獎勵孩子,效果最佳。
孩子怕寫作業(yè)家長溝通時要避免以下做法:
1、少點否定,多些肯定;否定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容易退縮和逃避,更難面對挑戰(zhàn);肯定會完善孩子的自我形象,更加積極樂觀,勇于嘗試。我們試著把否定表達調(diào)整成肯定表達,比如:“你看看你,一寫作業(yè)就拖拖拉拉,磨磨唧唧。”改成“寶貝,媽媽發(fā)現(xiàn)你是一個負責任的學生,我們雖然寫的慢,可是你一直在努力,不逃避,態(tài)度很好呢。”
2、少點說教,多些傾聽;我們需要從父母本位的視角切換成孩子的角度來交流,會更有效果。道理講多了,孩子會煩躁,對親子關(guān)系造成破壞;發(fā)生任何事情,多聽聽孩子的想法,關(guān)心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多說,我們多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重要、有存在感;體諒認同孩子的感受,用擁抱和撫摸的方式來表達你的關(guān)愛,孩子是不會拒絕的。
3、少點要求,多點邀請;要求會讓人不舒服,邀請會提升孩子的自尊心,更有自信。我們學著把要求變成邀請。比如:把“你要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改成“寶貝,我們一起把你的玩具收拾一下,你愿意嗎?”
回到本質(zhì),孩子的學習看似是問題,其實是我們父母缺乏反省意識,只有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我們才能對孩子有正面影響。把問題推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不可能養(yǎng)育好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