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期都會有,不要妄加批評,教育也要找方法。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理解他們,從細小方面做起,多和他們溝通、交流,能夠取得他們的信任,讓他們能夠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我們。
初中生叛逆期教育方法
方法一、同感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同感與同情不一樣,“真是不幸”與“那你一定很難過”這兩句話完全是不同的主導地位。同感可以讓談話得以繼續,讓溝通更加順利。
方法二、尊重孩子
尊重不僅僅是關心、理解、感同身受,更多的是在孩子犯錯誤時候的非指責,在成績下降時的非打罵,在孩子做出選擇時的不強制要求,在孩子有想法時的不自以為是。每個人都希望受到尊重,承認孩子的人格,承認孩子的個人價值,是家庭心理教育的基礎。
方法三、真誠與信任
真誠代表著家長不站在“大人”的制高點上,不以勢壓人,擺架子。在孩子遇到問題時,應當分析問題,尋求解決方法,保持盡力幫助的態度。信任代表家長應當以孩子發展的角度看待不足,讓孩子感受到愛護,進而有去反饋、報答家長的想法。
方法四、耐心,鼓勵
習慣的糾偏需要時間,鼓勵的話語會讓孩子有信心去形成自我約束,讓孩子的行為轉變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往往對孩子的發展有深刻影響。
方法五、不要打罵孩子
打罵孩子,孩子不僅不會有改變,甚至會跟你對著干,所以不管什么時候,打罵語言冷暴力都是不應該用的教育方法,要學會正確的教育方法去引導孩子,這才能徹底解決孩子的問題,讓孩子沒有煩惱的成長。
初中生叛逆期會有哪些表現
1、定力不強,容易被誤導
有些初中生,在剛剛進入校園時,是一個十分乖巧聽話的學生。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接觸到學校外面的一些人和事,就會不自覺的進行模仿,而后把這些惡習帶到學校中。
很多愛打架,吸煙、逃課的學生都是由于定力不強,受到校外不良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了青春期叛逆心理。
2、厭學、逃學
這種現象在學校中也是十分普遍的,尤其到了初三復習時。很多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由于成績落后,對學習失去信心,就產生了叛逆心理,厭學、逃學,不聽老師的話。
3、自以為是
這個現象就與家庭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很多中學生由于從小受到家長的溺愛,就形成了高傲、自私的性格。而且這種性格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嚴重。
很多學生在學校中,在學習上,不聽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只顧用自己的方法,當成績無法提高時,也不接受老師的意見,固執己見。
家長如何與初中孩子相處
1、讓孩子傾訴——坐下來聽。家長不要只愛聽“好消息”,如果是這樣,就會慢慢堵塞溝通的渠道。家長要坐下來,面對面地、專注地、靜靜地聽孩子的傾訴。這有時會勝過千言萬語,是和孩子溝通的一個奧秘。
2、和孩子平視——蹲下來看。有許多事情用我們成人的眼光來看,怎么樣也理解不了,這就需要做父母的有換位意識,用孩子的眼光來看他們的世界,才能看懂孩子?! ?/p>
3、與孩子商量——相互尊重。盧勤從自己孩子成長的經驗總結道:“商量”使親子間增進了感情,避免了沖突和對抗;“商量”使兒子從別人的角度來觀察事情、思考問題,學會了民主和平等、尊重和友誼?! ?/p>
4、讓孩子決定——學會選擇。家長要把選擇的權利給孩子,切不可包辦代替?! ?/p>
5、給孩子寫信——巧妙地表達。當家長覺得有一肚子話要對孩子講,又不知道該從哪兒說起時,尤其是遇到比較敏感的問題的時候,給孩子寫信,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不失為一種與孩子溝通、交流的好方法?! ?/p>
6、替孩子著想——留點面子。孩子最怕的是失去尊嚴,對待孩子沒有比保護他的自尊更重要的了?! ?/p>
7、放孩子出去——認識社會。不要把孩子關在狹窄的空間里,放他們出去,多認識社會、多結交朋友,否則的話,他心靈的世界越縮越小,最后只剩下自己,這是很可怕的?! ?/p>
8、向孩子道歉——說聲“對不起”。大人也有做錯事的時候,如果能對孩子說聲:“對不起,我錯怪你了!”這在孩子心目中會很有分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