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叛逆期切忌不要打罵孩子,這樣反而會加重他的叛逆,要學會放低姿態,家長自己也要善于研究孩子的心理,引導孩子說感興趣的話題,讓他說出想法愿望,再進行每次話題的溫馨引導,這樣的溝通效果是非常好的。
叛逆期怎么跟孩子溝通
1、尊重孩子平等對待
父母應避免對孩子的行為過多的不必要的限制,讓孩子感受到被了解、被接納、被理解。不要用高壓手段或恐嚇威脅。逆反心理的發生,正是出于孩子對父母的不滿或憤怒。壓服和威脅雖然一時可以使逆反心理和反抗行為減少,但卻增加了孩子的內心的憤怒,助長了潛在的矛盾。
2,、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考慮問題、處理問題,同時也讓孩子做做當父母的角色,讓他體驗一下做父母的難處,角色的互換就很容易贏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不妨試試和孩子輪流做家長,讓孩子體驗一把做家長的感覺,負責整個家庭某一段時間的日常事務。
3、順勢方法化解孩子情緒
這是一種心理學方法。當孩子對父母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時,他會故意做一些事情來氣父母,目的是激怒父母,如果父母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就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使親子關系陷入僵局。但是父母出乎意料地接受了他的行為,平靜地接受他的反抗情緒,孩子就會感覺一拳打到棉花上,使不出力,從而轉變態度,達到與父母溝通。
孩子叛逆嚴重的表現
1、不喜歡被人掌控
他們一點也不聽從大人的教導。有時,他們什么都做不了。他們會跟其他人爭辯。如果有人跟他們說話,他們就會回應十個字。他們總有許多原因。把他們的過失隱藏起來。
2、沖動
青春期的孩子,在感情上很難自控,很容易發火,爭吵是很常見的,甚至會打架,但這并不是違反原則的問題,可以輕描淡寫地解決,但如果太過嚴厲,反而會讓人反感。
孩子的叛逆有哪些情況
1、孩子想做什么,家長偏不讓孩子做。尤其到了青春期以后,家長認為學習很重要,所以孩子除了學習之外什么都不要干,做了一些跟學習之外的事情就是叛逆;
2、在青春期,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當孩子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時,認為家長的說法不對,也會被認為是青春期的叛逆。
3、孩子在行為上可能跟家長存在對抗,但是這種對抗其實是有原因的,比如家長的要求過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不像以前那么順從、聽話,就被定義為叛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