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這是出現了厭學情緒了,他在學校一定遇到了一些對他而言有壓力或者比較難解決事。壓力或許來自于學業,也可能來自一些老師同學帶給他的壓力。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有智慧,能夠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的感受,能夠理解包容孩子的情緒,逐步走進孩子的內心,幫助孩子共同面對壓力,走出困境。
初一的孩子不上學怎么辦
1、家長要做好表率。家長應該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認真、專注、負責做事的態度。
2、學習是一件很累的工作,甚至不必家長上班輕松。孩子學習時,家長避免各種輕松的娛樂活動,不妨做做家務,以讓孩子感到心理平衡,也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辛苦和不易。
3、幫助孩子確立學習目標,包括近期、中期和長遠目標。長遠目標就是所謂的志向,沒有志向的孩子學習不可能持久,同時還要幫助孩子制定近期計劃,包括明天的、下周的計劃,并監督執行,孩子完成計劃后務必要基于獎賞,當然沒有完成計劃也務必要兌現懲罰。
4、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很多孩子初中學習不好的原因就是小學階段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初中是孩子最后一次養成學習習慣的機會,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養成課前預習-上課聽講記筆記-下課復習-寫作業的習慣,提高孩子學習的效率,增加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初一的孩子不上學可能是因為什么
1、初一孩子厭學可能是因為學業壓力:從小學到初中,課程設置和學習任務都有所增加,孩子可能覺得學習壓力變大,難以應對。
2、初一孩子厭學可能是因為環境適應:初一孩子需要適應新的學校環境、新的同學和老師,這個過程可能會讓孩子感到不適應和緊張。
3、初一孩子厭學可能是因為人際關系:初一是青春期的開始,孩子在這個階段可能會遇到一些人際關系問題,如與同學相處不好、被欺負等,這些問題可能導致孩子不想去上學。
4、初一孩子厭學可能是因為家庭教育: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過分關注學習成績,可能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5、初一孩子厭學可能是因為學習方法:孩子可能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
父母的哪些行為讓孩子更加厭學
1、過度干預孩子的學習
過度干預孩子的學習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和不自由。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學習節奏,給予他們足夠的自主權。同時,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導。
2、過分強調成績
過分強調成績可能會讓孩子產生焦慮和壓力,從而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父母應該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而不僅僅是學習成績。鼓勵孩子努力進步,而不是過分追求名次。
3、以懲罰為手段
以懲罰為手段來督促孩子學習,可能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父母應該采取積極的教育方式,如表揚、激勵和引導,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方法。
4、缺乏溝通和理解
缺乏與孩子的溝通和理解,可能會導致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無法尋求幫助。父母應該多與孩子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5、過度安排課外活動
過度安排課外活動可能會讓孩子感到疲憊,從而影響學習興趣。父母應該合理安排孩子的課外活動,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和放松。
6、忽視興趣愛好
忽視孩子的興趣愛好,只關注學術成績,可能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父母應該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鼓勵他們在興趣方面發展,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