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不愿意寫作業,家長要冷靜處理,正面教育,不要因為孩子常常不做作業就過分指責,責罰他不僅無濟于事,而且也容易導致不良后果。家長應正視孩子的能力,對學習的要求要循序漸進,適當加強輔導,并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不寫作業正確的處理方法
一、告訴孩子寫作業的重要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每天必須完成的事情,爸爸媽媽每天都要完成自己的工作,這樣才能掙到工資,才能有能力給小孩子買玩具、買衣服、供小孩上學。小孩子呢,從小就要學知識,將來長大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大家都喜歡的人,每天也要完成自己的作業,就像爸爸媽媽工作一樣,誰都不能偷懶,我們要相互監督。
二、建立家庭獎勵機制
我買了很多孩子喜歡的貼紙,并和孩子一起制作了一個表格,我們約定,如果孩子每天晚上7:30之前能完成作業,就可以得到一個貼紙,獎勵的貼紙數達到三十個了,就可以兌換一個她想要的小禮品。同時還有帶他下樓玩,睡前給他講故事等精神獎勵。孩子在獎勵的刺激下,還是蠻有干勁的。
三、給孩子定用番茄鐘,分時段完成作業。
考慮到孩子年齡小,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我設定25分鐘為一段。也就是說,孩子寫25分鐘作業休息一次,時間為5分鐘。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時間太長坐不住,他心理會有一個盼頭,馬上就可以休息了,從而堅持下來。
四、各科作業交替完成。
如果哪科作業多,我不會讓他一直做完再做下一科,而是,語文做兩項,做數學,數學做兩項做英語,交替著完成作業,這樣可以減少孩子大腦疲勞。
五、清除家里的其他干擾
如果孩子做作業,大人在看電視、玩手機,這樣肯定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在孩子寫作業時,我一般都拿本書看,陪著孩子寫作業。
孩子為什么不做作業
孩子不喜歡長期趴著做作業,喜歡玩,這是天性。即使是我們成年人也天天盼著可以不工作,只休息,更別說缺乏自制力和意志力的7歲孩子。寫作業是個很枯燥的事情,短時間看不到好的效果,是很難堅持。很容易產生厭惡心理。
孩子不作業的習慣往往不是孩子自己養成,大多數是家長剝奪孩子做作業主動權造成的。孩子沒有把寫作業當成自己的事情,只是老師布置讓寫,反正家長會指導寫完,完全沒有意識自己要寫作業。孩子將做作業的主動權交到家長手中,是否做作業就不是自己的事情了。
家長長期過多的強迫孩子做作業,會給孩子一個潛意識,作業對于家長來說很重要,但是對自己并不重要,反正父母最終會為我搞定的。事實一再證明,強迫孩子的作業并沒有效果,還會產生逆反心理。
如何引導孩子自主做作業
首先你得讓孩子知道,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完成的不及時不夠好,需要自己去承擔這個錯誤。例如:給孩子制定一個他也認可的作息時間,在規定時間里他沒有完成作業,也不要把后面的時間占用了,讓他停止,去做下一個事。第二天作業沒完成受到老師的批評的結果讓他自己承擔。這樣他就明白了自己的事要自己去做,做錯了的后果要自己承擔。
建立孩子的規矩感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想第一點鐘提到的制定一個孩子也認可的作息時間表,讓他自覺的在規定時間段去做應該要做的事。
要關注孩子的能力問題。有的孩子自己很有規律,也很努力的去做作業,一放學回家就做,可是非常慢。這個時候家長要引起重視了,要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帶孩子去做一下感覺統合的測評,看看是不是孩子感覺統合失調導致孩子在閱讀上吃力,會出現跳行、漏字、書寫不規范等現象,讓孩子的效率降低了很多。如果出現了這些問題,需要給孩子做感覺統合訓練,這不是孩子自己不想做好作業,是他的身體能力欠缺而導致的慢。
家長不宜盯著孩子學作業,更不應采用訓斥、批評的教育方式,需要多些耐性、多些關心,給孩子樹立規矩,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