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終生導師,父母的質量是決定孩子發展方向的關健,父母的榜樣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父母的一言一行猶如一面鏡子,時刻都在影響著孩子,環境是最好的老師。
父母要怎么教育孩子
一、現在手機、電視及其它電子產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給孩子很大的誘惑。我們家長不能每天抱著手機玩,孩子也會有樣學樣,時間長了對眼睛不好,還會上癮。所以我們要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多陪伴孩子。
二、家長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所謂言傳身教,這樣孩子才能培養生活中的各種好習慣如早睡早起、學會整理自己的玩具及隨著年齡的增長要養成獨立的生活習慣等等。
三、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學習,在家不管是放假還是放學回來,都要引導孩子先完成作業,多溫習功課。
四、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去外面走走,多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多去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地方增長學識和閱歷。
父母與孩子不恰當的溝通方式有哪些呢
一是高冷溝通型。這種家長視孩子為私有財產,只許服從,不許有任何異議,沒有尊重孩子獨立思想和人格的姿態,與孩子交談總是高高在上、盛氣凌人,聲色俱厲,沒說幾句話就以呵斥,甚至打罵相加。在此情況下,孩子不可能與你交流真正的思想,處于嚴重的抗拒和逆反狀態。
二是溺愛溝通型。有些家長視孩子的話為圣旨,說一不二,溝通中不講原則,不分是非,在孩子面前唯唯諾諾,不舍得指出孩子思想中不正確的地方,對孩子一味遷就、回避、默許乃至慫恿,使得孩子的壞毛病越來越多,不正確思想越來越頑固。
三是不正經溝通型。有的家長在孩子面前比孩子還要孩子,性格上很不穩定,自己高興時,孩子的思想是圣人思想,自己不高興時,孩子的思想就是強盜思維。出爾反爾,想起一出是一出,沒個準譜,時間長了,孩子都不知如何跟家長溝通交流。
父母與孩子如何正確溝通
一、做父母的也應該聽聽孩子的心聲。談話時,我們先聽孩子怎么說,我們先做一個傾聽者,不是一貫的批評者,等孩子說完了,我們再和孩子討論遇到事情該如何處理。
二、要了解孩子成長過程的心里變化,每個階段孩子的大概心里是怎么樣的。然后對癥下藥!不能一出問題馬上拳腳相加。那樣孩子就更不愿和家長溝通了!
三、尊重孩子,不能一味的把他/她當小孩,這里講的不僅僅是尊重他/她這個人,還要尊重他/她的想法。
四、平等的態度。平時和孩子溝通,不是只告訴他/她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做父母的應該樹立平等溝通,平等相處的態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