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首先,是良好家庭環境的塑造。什么樣的環境出什么樣的學生,什么樣的父母教什么樣的孩子。家庭是孩子成年前相處最長的場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可以不富有,但一定要溫馨。
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說到做到。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要因為你工作忙,要打麻將等等原因而失信,失信本就給孩子傳遞了負面信息,還要因為打麻將等原因失信,那只會讓你教育雪上加霜。反之你做到了,孩子也會認識到誠信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孩子也不會輕易許下諾言,許下了他必然會全力以赴;
愛護環境。家里的環境是正該愛護的,外面的就該愛護了嗎?家長在外亂扔垃圾,孩子也會跟著學,待孩子養成了壞行為,在家里他還會愛護這個家的環境衛生嗎?因此,無論是家里還是外面,環境衛生我們都要一樣愛護;
遵守規則。因為趕時間而在人行道上闖紅燈,一時是解決了,但為孩子埋下了永久的禍根,走人行道橫穿,開車會不會也闖紅燈呢?人受傷了,就晚了;
善解人意。孩子的行為有時會讓家長反感,但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只是一昧地以家長的認知來判定孩子的行為對錯,只會讓孩子做更多讓家長反感的行為,家長應該設身處地為孩子想想,換位思考一下,孩子為什么會這么做,再和孩子好好交流,問題解決了,孩子安心,家長也舒心。同理,孩子看到家長這么為自己著想,他遇到父母的事情時,也會站在父母的立場來思考的;
家庭和諧。父母經常在家里爭吵,孩子的性格也會越發暴躁,遇事會更加不理智,喜歡用武力解決,因此家長要在家里營造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健康成長,孩子的性情也會逐漸溫和,遇事沉穩冷靜。
常見的教育孩子的錯誤方式
一、不尊重孩子,總是一味地打罵、批評、否定孩子: “我對你非常失望”聽上去很平常,但對孩子的打擊很大。在教育的時候,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不能一味地去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比如總是打罵、對孩子破壞性的批評、總是否認孩子等都會給孩子內心造成難以愈合的傷害。
二、處處管教干涉孩子,讓孩子服從自己:“難道你不聽媽媽的話了”也是經常在嘴邊,您是不是控制性的父母呢?孩子不需要活成父母心中的樣子,父母不能讓孩子處處都服從自己從而維護父母的權威。其實長期會拉大親子感情距離,也可以影響親子之間的溝通,看似孩子表現是服從父母的安排,但是內心是反抗不滿。
三、總是拿自己家孩子與其他家孩子進行比較:“你看看人家的晨晨多懂事,學習也好,也聽話。你再看看你……”比較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沒有用,嚴重打擊自信心。我認為可以進行比較,但是要把孩子自己和過去作為比較對象,而不是別人,這樣的孩子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自己進步和不足,可以再次激勵孩子前進。
四、對孩子總是大聲吼叫,命令式與孩子溝通:“你作業寫完了嗎?把電視快點給我關掉,快去寫作業……”有的父母對于孩子犯錯誤立刻就大喊大叫,生怕別人不知道,其實大聲喊叫是沒有任何用的,還會埋下可怕的禍根子。如果父母期待用吼叫的方式震撼來教育孩子,這是可笑而可悲的,這絕對不是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父母和孩子進行和平溝通來解決問題是最好的途徑。
五、過分嘮叨、挑剔、挖苦孩子:《媽媽嘮叨之歌》您有沒有聽過呢?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無休止地嘮叨,看孩子這也不順眼,那也不順眼,總是在不停的挑剔。從實際來看,嘮叨給孩子帶來的痛苦遠比暴力還要更深刻,父母有責任對孩子進行言語和思想教育,但是需要注意形式。父母多換位思考孩子的感受,可以和孩子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比如留字條、寫信、引導孩子主動表達等。
六、家庭教育孩子方式不統一問題:教育孩子的觀點不同時,會造成家庭不和諧,孩子夾在中間左右搖擺,這樣的教育的效果打折扣的。家庭中教育孩子的問題出現觀點分歧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面的孩子的時候,必須有一方進行妥協選擇適合的教育觀點進行統一教育。
七、總是對孩子言而無信、說大話:“你別說了,都跟我說了多少次了,你一次都沒有做到過……父母有多少次失信于孩子的承諾呢?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會許下很多承諾,但是經常不實現,和孩子之間失去了信任,孩子還會聽你的話嗎?父母在給孩子講道理時也不能胡亂說,孩子也是不服氣的,所以以理服人才可以培養道德良好,心理健康的孩子。
八、礙于面子,忽視向孩子道歉:孩子犯錯誤,父母情緒失控進行教育孩子,當時說的語言會出現過激現象,會造成孩子內心受傷。事后父母可能也會后悔,這時父母如果放下面子,勇于向孩子承認自己錯誤進行道歉,孩子也會懂得承認錯誤并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也會主動向父母道歉,這樣子可以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不同類型的家長對孩子的影響
一、專制型
專制型的家長需要孩子的唯命是從,說一不二,這種教育方式下成長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膽小、自卑、依賴性強、沒有主見,同時也會比較的內向。這樣的孩子他的適應能力是比較弱的,不善于表達和交流。
二、民主型
這種類型的家庭會比較開明,孩子與家長的關系也會比較融洽,孩子在家庭中有決策權,能夠決定家庭和個人的一些事情,這樣環境下生長的孩子是很有主見的,同時他的性格也會比較收歡迎。
三、溺愛型
這種類型是比較多的,因為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大家子人圍繞著一個孩子,孩子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于一生,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愛無私奉獻給孩子,導致孩子自理能力差,自命不凡,要求所有人圍著自己轉,這樣的孩子抗壓能力也是比較弱的。
四、放任型
這種類型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狀態是放任不管,不會給孩子過多限制,屬于放養狀態,可能很多人覺得這是尊重孩子,但是孩子尚未形成是非觀,放養也會導致這一類的孩子比較兩極分化,一方面孩子會任性、自暴自棄;另一方面也可能會形成自立、自律的人格。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