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實當中,有些小孩自卑、怕困難,不想讀書或又堅持不了,肯定是有原因的。每一位父母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就要用心陪陪小孩,尋找原因。是否孩子學習基礎沒打好?是否家庭環境太糟糕?是否在校內外受欺負?潛在的因素很多,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捕獲,進一步對癥下藥去排除孩子心理的絆腳石。
許多家長總是忙、忙、忙,忙于工作忙于應酬,無意中忽略了孩子的成長。甚至只看成績分數評比,不管孩子的日常學習過程,動不動打罵責罰,如此只會讓孩子更自卑、畏縮,對學習失去興趣。
自卑不想上學怎么辦呢?
關于厭學:人只有內心是安全的,生活在有愛的環境中,才能把全部的注意力用在學習上。父母希望通過說教、恐嚇、打罵的方式讓孩子好好學習,用讓孩子恐懼的方式達到讓孩子不恐懼,以期望孩子能夠好好學習的目的是極其可笑的事,是非常荒謬的。父母用這種錯誤的方式教育孩子,只會適得其反,導致孩子越來越無法安靜下來學習,最后導致孩子厭學,休學在家。
我們需要給孩子充足的愛與有氧陪伴,多些肢體語言,擁抱,和穩定的鼓勵肯定,讓孩子具有充足的安全感。在被愛包圍的環境中,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才有足夠的內動力去支持孩子學習。
關于自卑心理:從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這三個黃金三角架著手,用鼓勵、贊美、確認等方式不斷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當有一天,我們蹲了下來,發現了我們的無知,發現我們不夠好,我們接受了這一點,我們走上了成長之路,開始讓我們變得更好。
1、對不同年齡的孩子要有要求,但是要求要合理不能過于苛求;
2、讓孩子在承擔力所能及行為中承擔相應的責任,并且成功的時候及時強化,多鼓勵少打擊;
3、強調孩子要努力,努力后享受成功的喜悅,而不以單一的學習的結果作為獎勵;
4、重視孩子解決問題策略的教育,讓孩子體驗成功的愉悅感;
5、讓孩子善于當小老師,做父母的不要過多的指責孩子,讓孩子有教我們的機會,虛心耐心的聽孩子講解,一一方面強化了知識一方面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弱則孩子強,父母強則孩子弱,多給孩子成功的機會。
6、多搭建孩子的展示舞臺,在展示中增強自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