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在做事情的時候容易受到其他東西的干擾。比如孩子放學回家看電視的時候,非常容易沉浸在劇情中,家長叫他吃飯或者寫作業都要磨蹭好久才去。要想讓孩子專心做一件事情,需要花時間訓練他們的專注力,讓他從完成一件事情中獲得成就感。
孩子磨磨蹭蹭怎么辦
一、增加孩子的休息時間。
家長應多觀察孩子在完成某個任務的進展程度,當發現孩子呈現出松懈、怠慢的模樣,應及時提醒。當孩子順利完成任務時,家長應加以表揚,鼓勵其下次繼續加油做得更快更好。
讓孩子意識到這是一件值得贊揚的事情,再者,家長們應合理安排任務量,切勿急功近利,注意安排好孩子的休息時間。
二、減少任務量。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家長共同的愿望,但也不能因此而一味地要求孩子做這做那,恨不得其練就十八般武藝。這樣只會讓孩子不知從何下手,進而將其磨蹭拖延。
事實上,家長應主動給孩子做減負工作,讓其擁有足夠的時間專注做好某一件事。同時,家長們要減少嘮叨,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要求和期待。以免造成希望越大而失望越大,進而對孩子發脾氣以及不停地催促。這樣反而會讓他心生煩躁,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
三、增強其自我控制力。
孩子對時間的感知覺是存在誤差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家長們可以嘗試著教孩子學會看簡易的鐘表,并在孩子要做某一件事之前限制他必須在哪個時間點完成。
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做每天的時間安排計劃表,讓孩子明白一天中每個時間段該做的事。比如,睡眠時間、吃飯時間、娛樂時間、學習時間等等,并讓孩子懂得做事有個先后順序,輕重緩急。長此以往,孩子便會慢慢掌握做事的節奏,不再拖拉。
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家長應讓孩子明白專心致志做好手頭事的重要性,并積極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家庭條件允許的最好是安排一間書房供其學習專用。家長們也應當起帶頭作用,在孩子學習時盡量不要發出噪音,不大聲喧嘩,不看電視等。
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1:缺乏時間概念。孩子磨磨蹭蹭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因為時間概念模糊,他們覺得一件事如果不是非得做得快才有更好的結果,那么慢慢來也沒什么問題。
原因2:對某些事不感興趣。做喜歡的事非常積極,不喜歡的事能怎么拖延就怎么拖延,慢吞吞的,這是很多孩子的問題。當孩子對一些事不感興趣,而家長又堅持要讓他們去做時,孩子就只有“磨時間”,敷衍了事了。
原因3:缺乏自信心。有時候孩子做事慢,不是不想做,而是沒自信怕挨批,所以做事時總是畏畏縮縮、瞻前顧后,自然也就快不到哪里去。如果大人這時不停催促孩子,孩子就會越發慌亂做事越來越慢。
原因4:家長消極對抗。現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很少給孩子空閑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一件任務完成了,家長另一件任務又布置出來了,家庭作業做完了還有額外的作業,額外的作業做完了還要練琴、畫畫,反正不能閑、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數,做事情還不如慢點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務也就越多。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覺性
首先,家長要教孩子學習做事的方法。一些情況下,孩子不是有意磨蹭,而是因為不懂得怎么做才能又快又好。由此可見,提高孩子自覺性的第一步,是教會他們學習做事的方法技巧。
例如,先回顧一遍課本再寫作業,效率和準確率都會大大提高。每天晚上提前預習新課,第二天就能很快跟上老師的授課節奏。掌握了科學正確的方法,孩子學起來不吃力,他們才會更樂于、更自覺學習。
其次,給孩子獨立完成的機會,當孩子學習時,一些家長總在刷“存在感”,一會兒問孩子有沒有難題,一會兒問孩子餓不餓,一會兒問孩子在校情況可還好等等。這種過度關心,不僅打擾了孩子,時間久了還會讓孩子變得依賴。
所以,教會孩子具體的方法技巧后,家長應適當放手讓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當然家長也不能撒手不管,任著孩子自由發揮。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密切關注孩子的表現,有狀況則及時干預并予以引導教育。
最后,告知并讓孩子承擔后果。有時候孩子拖拉散漫,是因為他們不清楚后果,或是無需承擔后果。對此,家長應多關注孩子的狀況,適時給他們打個“預防針”。
如果孩子聽不進或是不長記性,家長不妨讓他們親自嘗嘗不自覺的后果。比如,平時不自覺思考,考試一問三不知,成績自然不好看;回到家不自覺寫作業,第二天被老師留堂補作業,沒得去玩。說教和切身感受,將有助于孩子養成做事自覺主動、凡事考慮后果的好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