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成績不好,小學一年級數學差以后還會好嗎,家長不要著急,孩子大體能跟上課,在二年級抓緊點沒問題。一年級是學生學習階段的開始,作為孩子家長,我們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積極主動地嘗試不同的方法。
小學一年級數學差怎么辦:
1.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可能得到發展。”由此可見,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學習數學。
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好動、好奇心強,動手操作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來。例如,在學習6的分成時,我讓學生每人準備六個小棒,讓學生自己動手分一分,學生很快有了不同的分法。
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輕松學到了知識,還從中總結出了規律,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教是為了不教。”從被動學習真正轉變為自主學習,最關鍵的還在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習方法的優化,知識內容的升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學生只有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學習品質,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非智力因素,在知識頻繁更替的今天,尋求其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只是一個方法問題,而是一個積極探索的過程。所以,在當前這種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接受型的被動學習為探索型、發現型的學習。
讓學生看了學習目標就明確了本課要學習的內容和需要達到的程度。進而圍繞目標帶著問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3.多途徑地培養興趣
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設計游戲則要因勢利導,能盡量發揮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學生學而不厭,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指導教師,當學生對于一件事有興趣的時候才會積極、主動地對其進行思考以及探究,因此,要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創設最佳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