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讓23歲的孩子聽話”,這一認知本身就是錯誤的。
父母的角色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是不同的:
(1)嬰兒期是撫育者,不僅要喂養孩子,還要無條件給予愛和關注,讓孩子產生安全感。
(2)童年期是教養者,不僅要喂養,還要樹立家長威信,教育孩子學習規則,如家規、社會規則等。
(3)青少年期是引導者,要在尊重的基礎上抓大放小,既在原則性、方向性事情上控制,又要逐漸放手讓孩子多嘗試、多經歷,允許孩子犯錯,引導孩子通過豐富體驗探索自我成長方向及人生價值.
(4)青年期是陪伴者,和孩子做必要的分割,保持足夠的距離,相信孩子具有成長的需求與能力,讓他在社會的摸爬中自我成長。
此時,孩子越早“不聽話”,就越會獨立。家長此時應站在孩子身后默默關注而不是控制、讓他聽,要告訴孩子“不要怕,我會一直在你身后支持你”。
所以,需要轉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首先家長要有自己的生活,將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起來,尋找和發現快樂的事情;其次要和孩子保持距離,學會放手、學會“袖手旁觀”,學會更深沉、更理性的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