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十四歲的孩子不愿上學怎么辦?初中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是由很多方面導致的,當家長發現初中學生有厭學的苗頭,一定要分析原因,然后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一下是我為各位有困惑的家長準備的一些改變孩子厭學的方法。
十四歲的孩子不愿上學怎么辦?
1、學會讓孩子承擔責任。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如果孩子沒有學會承擔責任,那么孩子在學習上就是無所謂的態度。生活上父母注意需要讓孩子獨立,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如果父母事事代勞,很容易讓孩子失去責任心。只有孩子學會了承擔責任,孩子才能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擔負起家庭的責任……
2、培養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建立于人生觀之上,一個有健康、積極人生觀的初中學生,對“學習”這件事的態度定會是積極的,是一定不會厭學的。要知道,學習知識是一種過程,是一種完善自我的途徑,而不是以得分高低為目的。無論成績如何,一個自信的初中學生他可以隨時接受所有的不確定和波動,所以應對培養初中學生積極樂觀的心理,從根本上改變厭學現象。
3、尊重孩子。尊重個性,每個人作為獨立個體而存在有著各自的魅力,這魅力的根源即為“個體差異”。每個人都渴望被尊重,希望家長和老師盡量不要以長者自居,以自己的好惡為準繩,不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愛好。對于沒有對“學習”這件事形成“非常重要”的價值觀的孩子,用尊重、溫和、愛護的態度,用身教而非言傳的方式,進行引導。要知道,您怎么“做”比您怎么“說”要有說服力得多。
4、言傳身教。充分發揮父母的榜樣作用。最好以身作則。愛學習是父母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氛圍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第一次上學的孩子自律能力差。家長可以陪伴他們一段時間,多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了解孩子的功課,及時幫助改正錯誤。
5、從特長入手。從孩子的某個特長入手,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優勢、專長和成功,借此機會培養學習的興趣和毅力,取得更好的成績。帶孩子去科技館或博物館。它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
6、多表揚和鼓勵孩子,少指責和責罵孩子。孩子是有自尊心的,當自己的成就得到大家的認可時,他們會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父母不應該放過每一個值得表揚的機會。當孩子取得了一點點成就時,讓他感受成功的喜悅,讓他知道成功是多么幸福,下次他也會這樣做。這種溫和的表揚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會因為成績不好而失去學習的興趣。
7、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家長在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時一定要有耐心,因為孩子的心理發育還不夠成熟,穩定性也不夠,所以他們比較活躍和愛玩,所以不要太急于求成,以免造成負面影響。
在孩子不愿上學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以暴力和言語攻擊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厭學叛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