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
現在的小學生的抗壓能力普遍是很差的現象,也是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注意讓小學生行適當的放松,并且不給予小學生的孩子太多的學習壓力,才能避免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那么小學生心理問題有什么呢?
小學生心理問題
1、逃學和厭學
現在社會競爭比較激烈,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也逐漸加重。部分小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不招老師或同學喜歡,再加上學習成績差,久而久之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厭學。這類小學生上課時不認真聽講,也不做作業,上課時東張西望和注意力不集中,從而轉變成逃學。
2、依賴心理
現在很多小學生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由家人或他人幫助才能完成,此類小學生易產生依賴心理,對環境和家人很是依賴,而且會有自責傾向。如天氣的變化不能適應,不知道添減衣服,需要老師或家長的提醒才行,否則很容易感冒等。
08-15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平常大都忙于工作,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所缺失,對孩子也是沒有耐心,遇到事情經常斥責孩子,忽略對孩子的心理教育,那么小學生心理問題表現有哪些呢?
小學生心理問題表現有哪些
1、逃學和厭學
現在社會競爭比較激烈,兒童的學習壓力也逐漸加重。部分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不招老師或同學喜歡,再加上學習成績差,久而久之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厭學。這類小學生上課時不認真聽講,也不做作業,上課時東張西望和注意力不集中,從而轉變成逃學。
2、內心自卑
它是一種印過多的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對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在人際交往中對自己的能力過低評價,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謹小慎微,行為萎縮,瞻前顧后等。
11-01 閱讀全文>
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關于小學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因為現在的孩子壓力變的越來越大,不僅僅只是來自學習上的壓力,還有回到家之后父母給予的壓力,所以家長一定要經常和孩子進行溝通。
小學生心理問題
1、人際交往方面
多數兒童屬于獨生子女,再加上家人工作比較繁忙,跟孩子沒有深度交流,孩子也不會尋找方法,長時間下去接觸的人會越來越少,從而降低交往能力,無論面對什么都會以沉默來對待。另外家人對孩子百依百順,會讓他們養成自我為中心的觀念,跟他人交往時唯我獨尊,并不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來想問題,從而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
2、逃學和厭學
現在社會競爭比較激烈,兒童的學習壓力也逐漸加重。部分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不招老師或同學喜歡,再加上學習成績差,久而久之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厭學。這類小學生上課時不認真聽講,也不做作業,上課時東張西望和注意力不集中,從而轉變成逃學。
06-15 閱讀全文>
孩子厭學的表現主要是上課不愿意聽講,神游太虛或者干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回家不愿寫作業,扣扣摸摸,磨磨蹭蹭,看見作業就睏,有的孩子因為厭學,甚至討厭學校,討厭老師。
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發現,沒有及時介入,甚至會發展到不愿進學校,經常性逃學的地步!
至于厭學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學習準備不足。學習準備,指學生在從事新的學習時,原有的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合性。成功的學習依賴于充分的學習準備,包括認知、情感、意志上的準備。
其次,從家庭因素來看,不良的家庭文化環境往往使可塑性很強的小學生在耳濡目染受到侵蝕。有的家長忽視自身作為子女“第一任家庭教師”的角色,在教育子女上,他們糊涂認識多,偏頗看法多,簡單粗暴多,放任自流多。有的家長認為,送孩子上學是義務教育的規定,孩子學差學好全靠學校;有的家長不但不重視子女的學習,反而經常在孩子面前做“經商致富”的宣傳,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扭曲他們的價值觀;有的學生父母,常常打架吵嘴,甚至草率離異,在孩子的心靈上投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使他們無心學習。
還有一些家庭中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孩子由老年人照顧,孩子無人及時教育,造成從小“自流”,缺失“關愛”,容易形成我行我素、固執、偏激的不健康心理。
01-11 閱讀全文>
對于剛入學的小學的學生來說,從校園的環境到老師同學這樣一種人際關系,環境都是陌生的,還有學習的壓力。構成了新入學的兒童心理嚴峻的挑戰。容易產生情緒障礙如焦慮不安,抑郁,害怕,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約束自己,通常是個性謹小慎微,急躁和情緒不穩定的同學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小學生心理問題有哪些,總結起來可能有以下。
1、對周邊環境適應問題
每個人不可能永遠都待在同一個地方或者屬于自己的小空間內,當自己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時,有些人能盡快的適應這里的環境,而有些人卻一直對這個陌生環境保持距離,不愿去適應。
2、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
每個人都是社會人,作為社會人,就應該要懂得正常的人際交往,從而達到獲得朋友和進步的雙贏。但一個人一旦缺少正常的人際交往,就會內心苦悶而無法宣泄,這時,出現了這種現象的人也患上了心理疾病。
01-11 閱讀全文>
小學生如果有心理問題的話,最好是家長和老師共同解決,看是什么出在哪里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后坐下來和孩子好好的談一談,這樣的話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如果說是在學校問題多一點的話,家長要及時的和老師溝通,問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老師應該也是多少知道一點的。
小孩子心理疏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法入手:
1、提供健康溫馨的環境:了解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的原因,是由于抑郁、焦慮,還是應急性的心理障礙等。可以針對孩子自身特點,采取個體化的心理疏導方法。首先要給孩子提供溫馨、寬松、舒適的家庭環境,在家庭氛圍中盡量不要過多言語訓斥或肢體打罵,盡量采取說服教育的方式。其次原生家庭要足夠溫馨幸福,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才能夠最大限度讓孩子心中得到安慰;
2、給孩子樹立自信心,不要讓孩子產生自卑感。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原因,找到針對性辦法,不能一味訓斥或打罵,當自信心提高后心理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3、如果家人疏導不了,也可以帶孩子找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情境化談話聊天。千萬不要讓孩子知道他有心里障礙需要找老師進行疏導。以免孩子被帶上“心理疾病”的陰影。通過沙盤游戲、青少年品格訓練營等方式化解孩子內心深處的陰影。
01-11 閱讀全文>
小孩子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都非常有限。所以,疏導小孩子不能講大道理,他們也不會理解。應該通過故事和游戲的方式讓他們感受其中蘊含的道理。
比如由于小孩子說謊被家長批評,他們可能會非常不開心,也不理解為什么家長會生氣。這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建立起是非觀念。如果給他們講狼來了的故事,他們就會通過故事看到行為和結果之間的聯系,就自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會一直沉浸在難過的情緒中了。
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1.厭學心理
學習是學生在校最重要的環節,通過學習文化知識,可以拓展學生的見識,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但是當前的小學生受外界不良元素影響比較多,加上他們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一旦被外界事所吸引,其對學習的專注力就降低了。所以,當前小學生厭學的人數較多。不愛學習的學生,不僅無法掌握義務教育階段的基本知識,還會影響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必須引起家長的密切關注。
2.自卑心理
01-1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