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些家長朋友常常說:“我家孩子很聰明,就是沒有耐心,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如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生活水平大為提高,孩子們從小接觸令人眼花繚亂的事物,這樣的狀態下,孩子們往往缺乏耐心,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放棄,或者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沒辦法順利完成一件事。那么,怎樣培養孩子耐心?
怎樣培養孩子耐心?
第一、積極回應,延遲滿足
要想讓孩子學會等待,你就要試著做到積極回應、延遲滿足,也就是第一時間用語言回應孩子的需求,而不是立即滿足他的要求。足,而是用語言和態度告訴孩子“我聽到了”,然后和他一起討論:這件事情合理嗎?到底是誰來做?到底該不該做?
第二、少接觸電子產品,遠離誘惑
如果孩子太早的接觸電視、電腦、手機等一些電子產品,可能是占時性的安撫,但是這些會阻礙孩子視力以及腦力發育。還會讓孩子沒有耐心的表現,因為孩子一旦習慣了強烈的聲光刺激,很難靜下心來專注靜態事物上了。
第三、家長以身作則
如果家長希望孩子有耐心,首先要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現出急躁、不耐煩的態度,除此之外在處理生活中的事情中,還要避免過度的催促孩子做任何事情。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學習對象,父母的言行舉止也能在孩子身上真實的反應出。孩子的耐心意志是否堅強,對以后學習工作都有著重要影響。所以父母不可大忽略。
第四、家長要信守承諾
很多時候孩子愿不愿意進行自我控制和延遲滿足還取決于家長是否信守承諾。見過一些家長為了哄孩子或者要求孩子做到某事就許下承諾,孩子為此控制住了自己當下的欲望或一直表現得很好,而家長卻沒有兌現。
這樣做不僅失去了孩子的信任,還讓他在潛意識里覺得延遲滿足還不如現在就享受,那么孩子的自控力便會受到負面影響。
孩子缺乏耐心的表現:
1.暴力性
這是缺乏耐心兒童的最大特征。不管是誰,讓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大聲尖叫、罵人或打小朋友等。剛開始自己還會自責,可一旦形成習慣,自責感就會消失,連父母的勸導都聽不進去。
2.依賴性
遇到稍稍困難一點的問題,便失去獨自解決問題的意志,轉而向他人求助,這種依賴性會使孩子的意志漸漸薄弱。
3.散漫性
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看起來態度散漫。玩玩具的時候,看看這個拿拿那個;參加鋼琴、美術、書法等學習班,都不能堅持下去。如果孩子一直缺乏耐心,很不利于未來的學習、成長,嚴重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做事有耐心的人,家長就要在行動上做好表率,并注重孩子的性格優化以及愛好特長的培養。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