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管是上學還是以后孩子上班,遲到都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家長要盡量糾正孩子愛遲到的習慣。那么孩子上學總是遲到怎么辦?我認為家長平時應該多給予孩子時間觀念的培養,讓孩子知道遲到的嚴重后果。
孩子上學總是遲到怎么辦
1.幫助孩子能夠準時上學
你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表,從早上起床到穿衣、刷牙、吃飯等一系列事情后,要打出出門上學的提前量,至少要提前10分鐘,這樣比較從容。
準時出門意味著要準時起床,準時起床意味著需要準時睡覺。如果孩子睡眠不夠,肯定是起不來的,所以要督促孩子按時睡覺(這個也是一個難題,我們接下來也會專門講如何做),保證其精力。
2.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早睡才能早起,一個人如果睡眠不足,不要是孩子,就是大人,早晨起床也是很難的。現在很多孩子睡覺時間比較晚。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作業多,有的是家長誰的太晚,孩子也跟著睡的晚,家長催促催促著,沒有效果,時間長也就這么算了。
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立規矩,每天晚上必須幾點之前上床睡覺,并嚴格遵守。充足的睡眠才是按時起床的基礎。
3.培養責任感
上學總遲到,先不談會不會被老師批評,也不談會不會影響學習。這是個最基本的責任問題。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無事不請假,是作為學生最基本的責任。
這和工作的人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職責,做老師的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一樣,都是最起碼的責任問題。孩子一定要樹立自己的責任感。
孩子上學總是遲到的影響
1.不利于孩子的身體成長
愛遲到的孩子,多半都是作息不規律等不良習慣。加上早上,趕時間,在爸爸媽媽的催促中,匆匆吃飯,急忙趕路,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身體成長。
2.容易做事拖拉磨蹭
孩子上學遲到,會影響到學習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安排。總是遲到的孩子,往往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拖延的情況,久而久之,拖拉磨蹭會成為一種習慣,危害巨大。一個不守時的人,他們更不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也就讓成功來得更難。
3.沒有集體觀念,沒有集體榮譽感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集體,共同遵守紀律,共同為班級增光,需要每位同學一起努力,一起創造。
4.影響學習,被同學孤立
經常遲到,本來老師在上課了,你突然跑進來,會把全班同學的注意力轉移到你身上,老師也得暫停講課,影響進度。經常遲到,把班級的流動紅旗弄丟了,同學們會沒有怨氣?久而久之,會成為同學們孤立的對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