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在對孩子的長期教育中,有時會有煩躁和苦惱,有時會有欣喜和安慰,這些家長在教育中表現出來的情緒也會影響孩子的心情變化。而有些時候,家長也會不受控制的用行動來教育孩子,那么當家長控制不住打孩子怎么辦呢?
控制不住打孩子怎么辦
1、及時向孩子道歉。
首先家長控制不住打孩子肯定是沖動的行為,對孩子來說也會是一次深刻的記憶,所以家長一定要敢于承擔自己的錯誤,以身作則,向孩子表達歉意。同時也會讓孩子看到我們改正錯誤的誠意,讓孩子學會承擔自己的錯誤,父母和孩子都不逃避成長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
2、分散注意力,冷處理。
當家長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已經開始不穩定時,就需要及時的進行舒緩,可以先離開現場,在獨處的環境中重新梳理事件,考慮發脾氣或者動手的方式是否有效。我們在完全控制不住自己時,要及時的對所發生的的事情進行冷處理,避免讓事情往惡劣或者無法挽回的程度發展。
3、尋求更好的解決途徑,自我反省。
其實,我相信家長們都知道動手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所以家長們要事先和孩子制定一些相關的“家庭制度”,用比較溫和的管理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并且父母在動手后,也要懂得反省,想想自己為什么要動手,孩子的錯誤只能用動手才能解決嗎?如果確實是孩子的錯,適當的教育方式可以接受,但是暴力打人真的不可取。
4、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家長之所以會因為孩子做錯事而生氣,因生氣而打孩子,表面上看是孩子做錯了事,其實也許是家長對一個孩子的要求太高的原因。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為他們的成長是需要成人的指導和幫助,特別是來自父母的。這些指導和幫助不僅能讓孩子明白如何做出正確的行為,也能增加彼此之間的親子感情。所以當孩子沒有做出家長預期的那樣優秀時,也不要過于糾結,畢竟孩子是需要成長的空間和時間的。
5、通過科學的方法,合理地疏導自己的情緒。
對于自己的這種不受控制的行為,家長可以看一些疏導情緒的書籍,聽一些情緒的講座,學著把自己的情緒進行有效的管理。家長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也不是盡善盡美的,所以我們要在孩子的成長中,和孩子 一起學習進步。
當我們對孩子有不滿想發脾氣,或者控制不住打孩子的時候,先遠離現場。等我們的心情平靜下來后,不要說教,給孩子一個擁抱,放下身為家長的威嚴,用耐心和溫柔去引導孩子,那么孩子會更愿意用進步和成長來寬慰我們。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