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溝通是促進任何人感情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緩解親子關系的基本方式,很多家長都非常和孩子的溝通的。但是也有很多情況,家長和孩子之間也存在著無法溝通的問題,面對這個問題,作為長輩我們就要從家長和孩子無法溝通的原因開始出發,去解決這個問題。
家長和孩子無法溝通的原因
1、家長總拿自家孩子和別人比較
“你看看隔壁的小明那么乖,要多和人家學學,不要每次都讓媽媽沒面子。”父母原本是希望鼓勵孩子,卻使孩子在比較中不斷失去了自信心,反而自甘墮落。
2、家長和孩子之間有代溝
父母總認為孩子學習不好就等于孩子沒刻苦沒努力,實際上,現在的知識與父母那個時期的知識相比都升了好幾個等級了。其實孩子并不是沒有努力,而是并不是每一個努力的孩子都能成為學霸。
家長不曾面臨過孩子的學習困境,就隨意地對孩子進行評價,孩子肯定是不能接受的,家長和孩子無法溝通的問題就是這樣形成的。
3、溝通時孩子沒有說話的機會
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有些父母根本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孩子的解釋很多時候就像是火上澆油,更加激起父母的怒氣,見此情景,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解釋不但不能夠幫助自己,還會給自己帶來更多麻煩,就慢慢的不再解釋,而此時的父母就會感到“勝利”,更加想要批評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會越來越不想跟父母溝通。
家長和孩子無法溝通怎么辦
1、家長要說出需求
作為父母如果不重視自己的需要,那么也別妄想孩子能看重你的需求,有時直接說出需要,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積極反應,只有父母正確表達自己的需要,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想法,因此才能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
2、換位思考是家長需要做的
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注意換位思考,不要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看待問題。另外和孩子溝通如果遇到不同意見的時候,可以按照共同的認識去解決問題,不能牛不喝水強按頭。
3、平等對待孩子
作為父母,很多時候我們都以權威來壓制孩子,而不能以孩子的高度來平和溝通。
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也是需要練習的,對于語言能力表達不太好的孩子,我們要去學會觀察孩子的眼神,表情,引導孩子把他的需求表達出來。溫和而堅定,也可以傳遞給孩子有力量的信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