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家都是被寵著長大的,當孩子初入校園,大家都不懂得謙讓,發(fā)生矛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這時候家長以及老師對孩子的引導就非常的重要了,那么作為家長,對于一年級孩子打架怎么處理呢?
一年級孩子打架怎么處理
1、問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聽說孩子打架時,要先問清楚孩子打架的原因,比如,為什么動手,起因是誰挑起的,千萬不要啥都不問,對孩子就一頓胖揍,或是立即去責罵對方。要知道,有時孩子打架,是出于“正義”的出手。
而且,據(jù)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打架后的教導,會讓孩子印象更深。所以,合理的教導,會讓孩子警醒,學會做人的道理。因此,一個聰明的家長,一定不要因為心急而錯失最佳的教育時機。
2、不要袒護孩子和躲避責任
當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的時候,不要袒護孩子和躲避責任。很多家長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自然而然會產生“護犢”的心理,不管自己的孩子有理沒理,一味地袒護自己的孩子,這種作法只會讓孩子產生僥幸的心理和沒有擔當?shù)囊庾R。
3、幫助孩子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其實,當一年級孩子發(fā)生打架行為時,正是家長幫助孩子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機會。畢竟孩子在與小朋友間的交往經驗還是不足,再加上認知能力、自控能力也比較弱。對孩子來說,確保自己當前的利益,是壓倒一切的主要目標。
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認真對待了,家長應該耐心與孩子說明,想要跟其他小朋友交朋友應該怎么做,哪些做法是錯誤的,會給別人造成什么樣的傷害。
4、正確誘導孩子的自衛(wèi)心理
小孩子在被人欺負后心里會很不舒服,就想立即討回自己的損失,從而轉化為動手。這是孩子的一種自衛(wèi)心理,大人要讓孩子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但卻要教育孩子不能動手打人,更不可主動去攻擊別人。 在小學生的學校生活中,常常為一些小事,兩個孩子就能打起來。
5、應該與孩子進行耐心地溝通和交流
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溫柔地看著孩子的眼睛,溫柔地抱著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情緒受到關注,等孩子的情緒稍稍平復以后,再去問事情的詳細經過,如果確定是孩子的錯誤后,溫和講道理或是用講故事的形式,來讓孩子慢慢地意識到自身的錯誤,這個過程,家長要有耐心。
6、以身作則
為什么有些孩子喜歡用打架這種方式來處理問題?有時候這和父母也有關系,有些父母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也喜歡用比較直白的方式,比如謾罵和動手。
試想如果自己都是用這種不經思考的方式,來處理事情,孩子也會在無形中受到父母的影響,用打架這種方式處理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