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年級是小學和初中的銜接階段,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快速的適應小學生活,在暑假的時候給孩子去報補習班,但是在開學以后,孩子仍然學習特別吃力,那么對于孩子一年級讀書特別吃力怎么辦呢?
孩子一年級讀書特別吃力怎么辦
1、給與孩子充足的愛與尊重
因為孩子的做不到可能就是感統發展不足造成的,千萬別用錯誤的方式去批評孩子‘強迫孩子,甚至打罵孩子。相反,感統發展不足的孩子需要更寬松有愛的成長環境,讓他們成長沒有負擔,才能勇于去嘗試,不會過分擔心做不好怎么辦?被批評怎么辦?因為沒有壓力,可以更多的勇氣去挑戰,失敗也是一種體驗。
2、家長必須要有耐心,情緒穩定
因為孩子過去的基礎較差,想要孩子一下子把學習搞好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做父母的千萬不能躁之過急,更不能因為孩子學習不好而指責孩子。
3、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認知水平還比較低,在他們的眼里,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再加上他們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很容易對某些東西感興趣,這時我們家長就要學會利用孩子的這個心理特點去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孩子一年級讀書特別吃力是什么原因
1、學習興趣低下
興趣永遠是學習的最大驅動力,如果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上課就很容易走神,課后做作業就很吃力,周而復始,積壓的問題越來越多,學習越來越跟不上老師的節奏。
2、孩子的心理狀態還不能適應小學生活
這類孩子多數是嬌慣成性的。孩子在家或者在幼兒園,得到的關注比較多,逐漸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當孩子進入小學,并沒有像以往一樣,成為眾人的焦點,孩子自我中心的心態被現實擊碎。為了彌補心理落差,孩子通常有兩種選擇:逃避或者搗亂。相比于講心思放在學習上,孩子更愿意把心思放在如何盡快逃離學校,盡快回家上面。此消彼長,孩子在學習上自然倍感吃力。
針對這類孩子,家長或者教師需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關注,建立正確的歸屬感個價值感,幫助孩子樹立合乎學校規范的行為。
3、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大部分所謂的成績不好,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多是因為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課堂紀律不好,別的同學都在認真聽講,而成績不好的孩子就在開小差,做小動作。經過老師的提醒還是不能及時糾正的孩子,是沒辦法從根本上正視學習這件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