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提起“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很多家長都頗為頭疼,尤其有些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幾個小時都做不完,讓家長很是著急,會本能地不停催促和嘮叨甚至打罵,殊不知這樣做只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從而厭煩寫作業,變得更加的拖拉懶散。那么一年級孩子不愛寫作業拖拉怎么辦?
一年級孩子不愛寫作業拖拉怎么辦
1、讓孩子認識完成作業的重要性
其實,對于一年級孩子來說,按時完成作業應該是一件自覺的事,靠老師和家長的督促完成的課業,也不過是在完成任務,并非真正自愿地在學習知識。所以,家長從一開始就要培養孩子的自覺意識,告訴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別人永遠幫不了你。只有自己主動學習,才能學好本領,為社會做貢獻。
經常給孩子灌輸這樣的思想,孩子自然會知道完成作業的重要性,也會主動去做好作業。
2、給孩子制定賞罰獎勵規則
一年級孩子不愛寫作業拖拉,家長可以和孩子制定規則。比如給孩子定一個記分制度,如果孩子能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作業,就給出相應的積分獎勵,等孩子達到一定的積分,就可以滿足一個愿望;如果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還有拖拉的壞習慣,則要加倍扣分懲罰。
這個積分制度的時間最好是一周一次。這樣,便能激發孩子寫作業的動力,為了多積累積分盡早實現愿望,孩子便會改掉拖延,按時完成每天的作業。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好規則后,家長和孩子都要嚴格執行。對于家長,每一次的承諾都要做到言而有信,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嚴,不能得過且過。獎罰制度要長期堅持,不要有懈怠,等習慣成自然,做作業便會成為孩子自覺的個人行為。
3、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孩子在寫作業時,有些家長會在一旁陪伴,但在陪伴的同時,大多數家長可能在玩手機或電腦。這時,當孩子看到家長不是在專心陪自己寫作業,而是在娛樂,內心會產生一些不平衡:“為什么我在寫作業,而爸爸媽媽卻在玩?”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所以,家長在孩子寫作業時,要盡可能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比如坐在一邊看書或練字,并保持安靜,盡量不發出噪音。此時,孩子一定會想“爸爸媽媽都這么大了還在堅持學習,我也要認真做好作業。”這樣一來,無需多言,父母的以身作則已經在無形中給了孩子很好的學習榜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